哥們兒:
我于此時寫下這封信,希望你多年以后打開電腦看見此信時,已經是一個自給自足不麻煩國家不麻煩父母每月堅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社會主義好青年。十年之后,你可能已經無法自稱為青年,只能和身邊的朋友吹噓輝煌事跡時說一聲:咱年輕時
哥們兒,十年之后不知你還會不會記得,當初還在上高中時的青蔥小屁孩,在心底無數遍地罵著中國的教育制度,填高考志愿時你因為不愿意被制度和諧,去了廣州學自己想學的專業。還記得你當時上高中的狀態就整個一文藝青年加新時代的小憤青,特看不慣咱班的語文老師,被應試教育折磨得不屬于人類正常的心靈。我很清楚地記得,高三有一段時間每個星期四是我最不愿上的課,一整天的語文課。以至于我覺得我們已經考上大學了還是中文專業,只不過教授我們中文的老師有點兒結巴。你的高中生涯也就這樣,該干的都干了,不該干的呢也選擇性地干了一些,沒有后悔,沒有淚水。高中過得波瀾不驚。
畢業后,你沒有選擇上大學,這是自欺欺人的講法,因為你的分數真的很低,想上也上不了。話又說回來,其實我知道大學對你的誘惑只有一個,圖書館有很多的書可供你看。后來,你聽以前高中的好朋友講過大學的生活是什么樣子,時間可以像唾液一樣,什么時候不要全憑自己決定。但更多人決定了,在休息日時躺在唾液上面睡上一覺。你應該慶幸,你沒有把唾液吐在中國無數高校中的一所,這也是你和班上很多人不同的地方。我想,你以后可以很驕傲地跟你的孩子說,你老爸沒上大學也能生下你。
最近在看一部紀錄片,估計你那時很難再看到。這部紀錄片講述的是兩個哥們兒背著包準備搭順風車從北京一路西行到德國的經歷,不是電影,是用DV全程記錄旅行的點滴。沒有任何藝術手法,卻依然震撼而鼓舞人心。震撼的是擁有理想的人還可以這樣生活,鼓舞的是他們是這么勇敢。這種嚴重不靠譜的事他們真的做成了。如果你那時還能搜到他們的紀錄片,相信你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十年之后,不知道你是否還會關注韓寒;十年之后,不知道網絡上是否會出現更多的艷照門;十年之后,不知道地球的氣候怎么樣了;十年之后,你會是什么樣子。如果你三十歲生日那天發現,你還有許多沒來得及干的事,那么從生日過后的第一天開始籌備,并著手實現。我希望這十年間,你能積累足夠的金錢、健康、快樂、勇敢、堅強、友誼、決心,并憑借這些繼續走完以后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