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維是一位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姑娘,年紀輕輕就做到公司的高層。我們相識于一次晚點的航班,基于既來之則安之的心理,我坐在那兒翻著手里的《雪國》,她卻在嘈雜的候機室默默地背著什么,特別用心。
登機時,才發現我們的座位緊鄰,她指著我手上的書說:“川端康成寫了很多小說,這本是我最喜歡的,尤其是韓侍桁先生的這個譯本,文筆極其優美。后來很多譯本完全不能相提并論。”
我卻摒棄了和她聊書的欲望,忍不住問她:“談判一定很辛苦吧?”
她笑著遞給我一張紙說:“我并不是去談判,而是要去參加一個會,在背相關人員的資料。”
我一看,紙上密密地打印了很多個人信息——A君,某公司副總,愛好打網球,喜歡穿藍色衣服;B小姐,某公司高管,能說一口流利的英文,愛好英文電影及小說;C先生,某公司董事長助理,愛好蹦極、登山,有儀器般精密的頭腦,口才極佳……
她解釋,這些都是很優秀的人,有的僅一面之交,有的并不認識,資料是業內朋友幫忙提供的,當然他們在業內比較有名氣,所以得到這些資料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和他們交朋友。
“交朋友?”
“是啊,那些優秀的人大多很有教養,交流起來很舒服,看起來很容易結識,但當吃吃喝喝后想進一步了解時,卻發現他們會有意無意地保持著距離,很微妙,看起來熟了,實則始終隔著一層面紗。
“如果細致地了解一個人之后,從生活細節入手,談一些他們熟悉的背景與愛好,再交流起來就比較容易了,畢竟沒有人能拒絕一個人的真誠。”
是啊,網上流行一句話:“越優秀的人越不愿意交朋友。”但誰又會拒絕與一個同樣優秀又真誠的人做朋友呢?
有個很有意思的結論——你的水平,實際就是與你最親近的5個朋友的平均水平。這個說法不算多準確,但結交良友,聚攏人脈,在一定意義上確實就是經營自己。孔子就提倡交朋友一定要結交比自己優秀的,哪怕只是某一方面的優秀。
一個人熬的時候,總有堅持不住的時候,在心里時時想著放縱一下,但一群人的堅持就不一樣了,快要堅持不下時去看到身邊的人還在拼搏,一咬牙一跺腳,絕不能放松!優秀的人身上最優秀的地方,就是比常人自律,而一群自律的人待在一起,已經拋開了普通人一大截了。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說的就是環境影響,也是它所產生的最終結果。和優秀的人做朋友,再到自己也變得優秀,是一個歷練的過程。
優秀的人好像一團光,吸引著身邊的人往前走,因為在光明中待久了,自然而然就不想回到混沌中去了。
與心地善良的人交往,高尚的品格能相互促進;與勤奮的人在一起久了,你不會懶惰;與積極的人交朋友,你當然不會再消沉。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與誰同行。畢竟自身持續的努力加上合適的機遇,再加上朋友的影響與幫助,很容易造就一個人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