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新聞
弄巧成拙
葉東四十出頭,開了家正興廣告傳媒公司,自己當起了老板。這幾年公司辦得紅紅火火,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了。可就在公司漸入佳境的時候,卻把一個大項目給辦砸了。
這要怪就怪葉東的副手盧杰。項目本來是為當地的名酒“盛世一品”辦一個大型展銷會。這酒一瓶就售價上萬,在全國名酒里排名也靠前,所以這次展銷會對公司來說機會難得,葉東就把具體事務交給了自己最信任的盧杰負責。
盧杰當然費盡心思,加班加點,收集了所有能搞到的資料,還以公司的名義邀請了當地的領導張局長做剪彩嘉賓。
可誰也沒想到,壓軸的剪彩儀式過后,卻出了岔子。問題出在了圖文展覽區的一組大幅圖片上。
據說,當時張局長看到那組圖片的時候,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沒多久,他就跟秘書留下幾句話,匆匆離開。很快,局長秘書讓工作人員撤下了那組圖片。
圖片上究竟是啥內容?原來是某次下鄉座談會上這位張局長的特寫,而他身邊竟赫然放著一瓶“盛世一品”。下鄉座談會的主旨可是訪貧問苦,一瓶價值上萬的名酒在這種場合出現,還和領導做了組合,味兒馬上就變了。難怪人家會臉色大變,憤然離場。
這么個細節,當然逃不過媒體的眼睛,第二天,關于這事的始末見報了。
大家不禁納悶,盧杰辦事向來以細心著稱,怎么這次馬屁會拍在了馬腿上?
葉東也大為光火,立刻把盧杰喊進自己的辦公室,狠狠教訓了一頓。可他沒想到的是,盧杰竟然一句解釋沒有,反而硬朗地回答:“葉總,事情是我辦的,所有責任我來扛!”
葉東被他這話嗆住了,喝道:“你一個小小的策劃,扛得起嗎?張局長秘書來電話了,說這事情必須得給個說法。不過這事已經上報紙了,想躲是躲不過了。所以我干脆給你約了個報社記者。你是學傳媒的,公關應該也在行,想個辦法,人家來采訪的時候,挽回一下局長的形象。”
盧杰聽了這話,勉強謝了謝葉東的好意,就直挺挺站在那兒,半晌才憋出句話:“經理,我學的是新聞傳媒,公關這塊還真不怎么在行。”
葉東看著這個平日里的得力干將,氣不打一處出,喝道:“你小子還委屈?還指望別人來給你擦屁股?你給我聽好了,今天中午之前,你必須給我出個方案來!”
末了,盧杰就這么灰溜溜地出了辦公室,可葉東一直等到下午下班,也沒等到盧杰拿出個方案來找他。
再起波瀾
不過第二天一大早,盧杰倒是不請自到了。他拿著一張報紙來到經理辦公室,一進門就指著一篇大幅報道,質問葉東:“經理,這是怎么回事?”只見這報道的標題寫著:傳媒公司負責人澄清名酒事件。接下來是具體內容,說其實那酒是與會一個老革命的私藏,也就是個半空酒瓶。局長也根本沒喝,只不過當時要拍照,才拿來做了個裝飾品。報道通篇以盧杰的名義,‘澄清’了這個事實,還承認是失誤,并且鄭重向受影響的人道歉。
葉東瞟了一眼報紙,拍拍盧杰的肩膀說:“小盧,你不是說自己不在行嗎?我就幫你把這事搞定了。”
盧杰急得吼道:“事關名譽,我沒認的事怎么能亂往我身上扣呢?”
葉東也吼道:“展銷會辦成這樣,公司虧大了,我現在還沒工夫找你算賬,你小子得瑟個啥?”接著,他似乎覺察到了什么,試探道,“等等,你這態度不對勁啊!難不成你小子還是故意的?”
只聽盧杰冷笑一聲,爭辯道:“葉經理,做這行這么久了,我們平時把產品吹得天花亂墜都無所謂,可這次我只是把事實擺出來,怎么就要道歉了呢?我大學的專業是傳媒沒錯,但可是新聞傳媒!是叫人講真話的!”
盧杰這一通話,把葉東急得從座位上跳起來罵道:“我看你小子是不知天高地厚,不想混了!給我出去!”盧杰也不含糊,甩門就走。
第二天,盧杰果然沒來上班,葉東的桌上多了份辭職報告。盧杰離職的消息,馬上就在公司里傳開了,眾人惋惜的同時,也都安下心來。畢竟,盧杰的離開,也算是為公司解除了一枚定時炸彈。
可就在眾人以為事情就此結束時,事態卻有了讓人始料未及的發展。原來,有網友把那組撤下的照片掛在了網上發了帖,帖子還說到了傳媒公司迫于各種壓力,將展覽會策劃人盧杰辭退的事。
這回,帖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因為扯上了策劃人被辭退一事,頓時讓眾多網友覺得其中另有隱情。于是帖子被瘋狂轉載,一時間整個事件成了網絡上被爭相討論的話題。結果,連電視臺也湊熱鬧,在訪談節目里,對類似事件展開了轟轟烈烈的討論。
由于各類媒體的集體參與,事情越鬧越大,逐漸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張局長涉嫌公權私用,一個月后就被停職調查。這一調查,結果讓人瞠目結舌,還查出了大量來路不明的財產,貪污索賄等新罪名也出爐了。這樣的結果簡直是大快人心。
這樣,“酒瓶”事件到此總算是有個交代,一直處于輿論風暴中心的正興廣告傳媒公司也聲名鵲起。當然,作為宣傳對象的名酒“盛世一品”也借此狠狠地火了一把,算是歪打正著。
柳暗花明
這天晚上,葉東給盧杰打了個電話,約他到茶館一敘。盧杰有些好奇,都這時候了,自己對這個老上司還有什么利用價值?于是他答應赴約。等他到的時候,只見葉東身邊還坐著個中年人,笑吟吟地看著自己。待他坐定,那中年人遞過來一份合同,盧杰一瞧,竟然是市里報業龍頭老大—《正興日報》的聘書。
盧杰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直愣愣地看著葉東。葉東笑呵呵地介紹:“這位是《正興日報》社會新聞版的王主編,我的老同學。你小子不是想當記者嗎?”接著,他給盧杰倒了杯茶,淡淡地說,“當時那篇報道沒經過你同意,對不住啊。不過也是想看看你小子是不是敢做敢當;把你辭退嘛,也是來個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盧杰聽得滿臉疑惑。
“你被炒掉后,網上那個關于展覽會的帖子傳播得這么廣,你沒發現嗎?”葉東笑呵呵地問。
盧杰也確實納悶,這事開始不過就是幾張報紙報道了一下,倒是自己被辭退以后,才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他狐疑地問道:“難道,是您在背后做的推手?”
葉東不置可否地回答:“你啊,別瞧不上公關這門學問。新聞報道的本質是要用事實說話,這一點,你作為一個未來的記者,算是合格了。但如何傳播,也不失為一門藝術。我建議你好好琢磨一下。如何找切入點,層層深入報道,這次,就當我這個老上司在你離職前給你上的最后一課吧。”
盧杰聽得完全愣住了,葉東又繼續說道:“當然,公司的名氣一下子就被打響了,宣傳目的也算是達到了。這都要歸功于你,不惜賭上自己的前途,也要發揮公民的監督職責,才能有之后的發展!所以我才舍得割愛,把你舉薦給老王。”說完,葉東才呵呵一笑,咂了口茶。
聽到這里,盧杰收起聘書,站起身來說道:“謝謝二位,讓我受益匪淺!至于我能不能學以致用,二位就等著看我今后的工作成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