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重點學校察院小學的百年校慶,可真是花團簇錦,賓客如云。各級領導、兄弟學校、友好單位以及從全國各地專程返回的校友代表,車水馬龍,好不熱鬧,光是祝賀禮金就收了三萬八! 隆重的慶祝會開過,照例是歡宴慶祝,那天學校在賓館就設了三十多席。賓客送走,曲終人散,校方意猶未盡,又留住了一位重要的客人。
客人身份不算高,官兒也不大,僅僅是以前在學校總務處工作的趙主任。
趙主任是“文革”后學校第一屆領導班子的代表。那一屆領導成員已紛紛凋零,相繼到毛主席老人家那兒報到去了,僅剩下當時的“小趙”趙主任。察院小學能成為省級重點學校,這一屆領導班子功不可沒。校方留住趙主任這一“校寶”級的人物,也有撫今追昔、緬懷先賢的意味。
晚宴一開始,大家還周吳鄭王、莊重嚴肅地舉杯,首先酒澆大地,祭奠為學校作出重大貢獻的孔校長以及所有離世前輩。到后半場,眾人皆醉,放浪形骸,口無遮攔。大家紛紛要求趙主任說說孔校長的“逸聞趣事”,比方說流傳久遠的孔校長“怕老婆”、孔校長“吃草繩”等等。
趙主任已經喝得頭大,一時高興,忘記了“為尊者諱”的古訓,云里霧里拉開了話匣子,說起了孔校長當年“吃了一根草繩”的故事。
那是1983年的元旦,察院小學舉辦慶祝建校七十周年暨被命名為省級重點學校慶祝大會。學校多少年沒有這么熱鬧過了,同樣是花團簇錦、賓客如云,同樣是鳴炮奏樂、領導講話、來賓致辭,大型演出等等。一切行禮如儀,像今天一樣熱鬧。
所不同的是,那時不興收祝賀禮金,所以只有來賓簽到處,沒有設禮金臺。大型演出一結束,真正是“曲終人散”,校園里馬上安靜了下來。
在送走最后一撥領導、貴賓后,瑞雪紛飛,校園里銀裝素裹。孔校長高興地招呼學校領導到校長室“開會”。
校長室里坐著解放后學校的第一任校長孟繁星。孔校長激動地說,孟校長是地下黨,也是自己的最敬重的恩師。孟老蒞會,情深意長,機會難得。下午又是假期,今天晌午就與老前輩來個一醉方休!
午宴就設在孔校長的辦公室兼住室里。兩張三斗桌并在一起權當酒桌,學校伙房拼湊了三渾四素七個菜,從鄉下趕來看熱鬧的孔校長太太臨時充當了宴會服務員。
孔太太很少進城,聽說是村里的婦女干部,忙得很。她大概平生就沒有見過這樣熱鬧的陣仗,今天也開眼了。高興得她屁顛屁顛地擦桌、燒水、沏茶,一邊忙乎,一邊發表校慶觀感:察小的娃娃們真是漂亮得像花骨朵一樣,察小的老師們真是和善得像“笑面虎”一樣……
孔太太對學校師生們的“贊美詩”,馬上引來滿屋的哄堂大笑,孔太太也陪著笑。孔校長紅著臉指使太太:“去,去代銷點買四瓶綿竹大曲!”
甭看孔太太是一雙小腳,走路卻像一陣風。不一會兒,就利利索索地把七個菜、四瓶酒擺上了酒桌。嘴里還在喋喋不休地顯擺:“一瓶四塊八,四瓶十九塊二,我給他十八塊,為公家節省一塊二!……”
校長室外風雪交加、天寒地凍,校長室內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大家直喝到天色將晚,才送走了頭重腳輕、手舞足蹈的孟老爺子。孔校長乘興與領導班子議事,小趙(趙主任)匯報了今天晌午的開銷:七個菜正好也是十八元,加上四瓶酒的十八元,一共是三十六元。孔校長當即表態:十八元菜錢大家分攤,自己攤雙份(算上孔太太的一份),由學校伙房扣每個人的菜票;至于那十八元酒錢……孔校長剛想說由自己掏腰包,但是看到太太那鷹隼似的眼睛,不由得閘住了話頭。
大家都來打圓場,說今天完全是公事,酒錢應該由公款報銷。但是問題來了,按規定買酒的錢入不了賬,是不能報銷的。還是“小趙”年輕腦子活泛,他說,前些天學生拔河比賽買了一根草繩,正好是十八元,為啥不能變通一下,就算學校再買一根草繩,把四瓶酒錢變成買一根草繩的錢。大家轟笑著直夸小趙的主意好,都說今天咱們可是吃了一根草繩!……
趙主任的故事講完了,在場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有人還在不依不饒瞎起哄,叫嚷著要趙主任再講講孔校長怕老婆鉆床底下的事。
趙主任沉默半晌,沒有說話。
大家正在詫異,只見趙主任抖抖索索從手提包里拿出了一個小本本,又從小本本里翻出一張發票讓大家傳看,大家一看都驚呆了:這張泛黃的發票,日期是1983年1月1日,購物項目是草繩,金額正是十八元!
眾人都在奇怪這張草繩發票為什么沒有入賬報銷,趙主任眼圈紅紅地說,當時孔校長嚴厲地批評了自己,說這十八元錢堅決不能入賬報銷。孔校長偷偷塞給趙主任十八元錢,讓他轉交給孔太太,并再三囑咐趙主任不準向任何人透漏風聲。
場面上鴉雀無聲,不知是誰吶吶地說,我們今天該吃了多少根草繩啊,可能得用汽車拉!
又是沉默,久久沒有人接腔。
是啊,大概今天人們吃了太多的“草繩”,所以,每個人都是“心有千千結”,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