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一次去美國,他在艾奧瓦州逛超市時,竟然看到了在國內必須得定做的適合自己穿的48碼的鞋。于是,他果決地付了37美元,買了一雙。
開始穿時還不錯,可路走得越多鞋越夾腳。當時37美元并非一個無足輕重的小數目,雖然說花了這么大一筆外匯,可被穿小鞋純屬自己的事,但為他當導游的一位中國留學生居然告訴他,這已走了一個多月的路快要被磨破了的鞋,仍然可以到超市去換。
那家超市果然就將馮驥才沒能買到合腳的鞋當成他們自己的事。一位售貨員在帶著馮驥才跑遍偌大的售鞋區而沒有見到更大號的鞋之后,竟是一臉的自責,連連向他道歉。并告訴他只要拿著購物小票可以到任何一個城市的連鎖店去調換。他還說,相信在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一定能調換得到。也許是怕給他添麻煩,這位售貨員最終索性退給了他37美元的現金。
原來美國這家超市把別人的事當作自己的事,只是篤信市場經濟的本質就是為人民服務。
有一位在國內做房地產的朋友,他的兒子在澳大利亞留學后留在了那里工作,朋友于是在澳大利亞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子。
那是一樓,看著那房子,朋友左想右想都覺得不對勁,因為那房子一扇扇10多平方米的窗戶就只有裸著的玻璃。后來他很快就知道,在澳大利亞是不能安裝防盜護欄的,于是他以窗戶太矮孩子不安全為由申請安裝防盜設施。沒想到較真的市政部門竟派人來作實地考察,通過一番測量,結果認為朋友的理由不成立而予以拒絕。
我自己的房子安裝護欄是我自己的事!可市政部門不這么想,在他們國家,根本就不會有人翻窗入室,你這樣做只是白白浪費了人類的資源。
無論是將他人的事當自己的事,還是把某一個人的事視作是大家的事,皆只有一個準則,就是為他人著想,而最終是為包括自己在內的國家或某一集體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著想。
它擁有著一分實在,摒棄了一分虛榮,因而更具有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規律的戰略眼光和超前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