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校長是個學識和社會經驗都很豐富的人,雖然身為女性但處理事情很有魄力,她堅持認為一篇作文能使全班同學和老師睡著的事件是以訛傳訛,于是叫李老師和王直可一起去問話,在問話無果的情況下就做了一個令她終身難忘的決定:讓李老師重新讀王直可的文章,結果是——除了王直可以外,包括已經十分警惕的李老師、矜持的蔣校長、其余2個旁聽以便作證的辦公室主任全部趴在辦公桌上再次酣然大睡!全校再次沸騰!在這次的傳言中經過七嘴八舌的添油加醋,3(2)班同學王直可的作文的催眠效果被很大程度上的夸大了,因為有人竟說那天“復讀”時辦公室內養著的一只寵物貓也被催眠了,說王直可的作文的催眠效果已不僅僅只是針對人類了,還有更離奇的說法——在李老師讀著讀著即將睡著的時候,辦公室角落里的一張椅子竟然也受到了催眠作用竟爾翻倒!如果不是后來經過學校“破除封建迷信專項委員會”的認真調查和現場勘察,找出了真正原因——那只寵物貓剛生了幼崽就一直沒醒、翻倒的椅子是蔣校長在即將睡著時碰倒的,整個學校簡直要被王直可的作文列上《科學探索》雜志了。
但不管怎么說,催眠效果再次被驗證。
蔣校長在隨后的幾天里要么很早或很晚總是避開人流最多的時候才進學校,而且眼神中充滿了神經質病人所特有的那種敏感和激動,嘴角和手指也總是在不經意間突然的抽動幾下,平時總習慣帶到辦公室邊讀報紙邊喝的早餐飲料已經很多次地被遺忘在辦公桌上,就連校長說話時的速度、聲調同每日上廁所的頻率一樣明顯的高了很多,但據說也不是每次上廁所都能去解決實際性事情,據某位一直對校長心存不滿的女教師口述:校長曾多次剛走到廁所門口又若有所思的拐了回來,眼神比較呆滯。一系列的不正常反應在3(2)班同學及“復讀”時被催眠的兩個辦公室主任身上也能夠明顯看到——3(2)班同學和那兩個辦公室主任竟在周一集體同時曠課,原因是同學們和那兩個辦公室主任全部堅持認為那天是禮拜天,直到被逐個通知到學校還因此而忿忿,眼神中分明告訴每個人——還我周日,我要休息!辦公室主任被扣了當月的獎金并被通報批評。
大概因為李老師受到了兩次催眠作用,因此不正常的反應程度基本是其他人的兩倍,在全校迎接“市衛生城市創衛工作檢查暗訪組”的當時,本來應由校長出面迎接的,李老師卻意外的突然搶先邁出一步在了校長前面第一個與暗訪組組長握手!對于李老師個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小步,但對于整個學校來說卻是一大步!他這一步立刻刺激了校長,以至于校長在與暗訪組長的握手時格外激動,她緊緊的握著久久不愿松手,任憑對方語氣開始變得急促、臉變紅、頭冒汗,如果不是兩只結伴共飛的蒼蠅及時從校長眼前翩翩經過而使得校長松手去拍打,尷尬的局面天知道要怎么才能解開。事后據說暗訪組長對校長能夠親自拍打蒼蠅的舉動很是贊賞,贊揚校長不僅拍打蒼蠅時的步履矯健、意志堅定,而且身姿優美、動作瀟灑,足以成為全校師生的楷模和榜樣,尤其是這種以身作則、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面貌太值得大家學習了,學校有這樣的校長何愁創衛工作搞不好……
記者不知什么時候偷偷地混進了學校,不知道是為了催眠的作文還是握手的校長?我不知是該攆他們出去還是請校長出來,面對新鮮而又熟悉的攝像機,同學們倒是即興奮又略有羞澀把記者團團圍住,可欲言又止的舉動使記者對同學們向老師和校長的保證的可靠度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體會,最終他們決定直接去采訪校長,畢竟拿著一堆只是沖鏡頭傻笑的片子回去給編輯只會再次得到編輯如傻笑般的譏諷。可采訪那個本已經具有神經質潛力的校長是容易的嗎?去過的兩個記者都不約而同的都用到了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蜀道難》作為代言,更不用說是采訪那個已經神經質二倍于校長的李老師了。
那個原創——王直可同學呢?誰見到了?蔣校長不止一次的問老師和同學們,偶爾也會在某個重要會議將要結束的時候提到這個問題,但誰也不知道為什么在“復讀”之后他偏偏不見了!最糟糕的是市委市政府派了調查組下來向學校了解情況,可偏偏每個人都不知道王直可同學家在哪里、如何聯系,就連他父母在什么單位工作、叫什么也沒人知道,查查檔案室里的3(2)班家長會記錄才發現每次記錄簽名都是王直可自己簽的自己的名字,竟沒被班主任老季發現,哎,也難怪,我今年都快六十了,老季比我又大了近一輪,人老了后總是視力不太好的。
但調查組總是要應付的,蔣校長信誓旦旦向調查組組長匯報了事情的原本和始末,調查組組長在很長一段時間用懷疑的目光審視著這位正風華正茂的校長女士,也難怪他不相信這件事,這確實太過于令人難以置信。最終還是到了得用事實來說話的地步,也還是在校長的辦公室里,參與試驗的全部人員有檢查組組長1人和組員6人、蔣校長、李老師以及那兩個辦公室主任。在校長和李老師的一再建議下,檢查組組長和組員都在辦公桌前落座,李老師以激動的心情拿出珍藏的原創文稿準備朗讀,由于是有著充分的認識和準備,李老師特意從我那里借了一個枕頭放在桌旁,校長則準備了一個軟座靠背椅,兩個辦公室主任則早早趴在桌上擺好要睡的姿勢,寵物貓被暫時放在我的門衛室看管,那只曾“睡覺”的椅子也不知被誰早就用繩子緊緊綁在了桌子腿邊。一切準備就緒,當墻上掛著的鐘表指向上午10:00整時,李老師開始朗讀了……
水是我用自己的飯盒端進去的,那是在快11:00的時候,我進去給每個人的臉上都撒了點,由于是比較熟悉的工作,我很清楚每個人需要的用水量,很快原本已沉沉大睡的團隊蘇醒了,時鐘和外邊的日頭很能證明過去的近一個小時發生了什么,事實勝于雄辯,調查組組長尷尬的不知所措的舉動很有戲劇性的襯托出校長此時自豪而又尤顯尊貴的表情,在送調查組出校門的時候我很驚奇的發現校長又似乎恢復了昔日的神采,尤其是送完后在回來時路過門口高高在上正隨風飄揚的紅旗時,她那久久的注視的目光,看著她的舉動,我好像聽到了校歌聲嘹亮響起。
原本以為此事到此能夠圓滿的劃上一個句號,可正是應了那句古話:“人怕出名豬怕壯”,接下來的事情大概是受了社會上的流言蜚語的影響而發生——一批來自首都北京的醫學專家(還帶著一名久治不愈的失眠癥患者)在事發后大約一周到了我們學校,他們是經過了我們學校的上級部門——省教育部的特殊批準來的,為的是證明作文的催眠效果確實有效。好在是輕車熟路,見怪不怪,就如校長在會議上講的:“兵來將擋,水淹土囤”,就像是要排練節目一般,這次是選了一間大會議室,朗讀也不再由李老師擔任,原因是那天他得送教導處主任的女兒去省里參加小小作家作文考試。朗讀重任就由校長親自擔任,按校長的布置在每張辦公桌旁放了一個小竹枕和一小杯礦泉水、一張小方巾,氣氛很是和諧、融洽。因為之前的朗讀一直是由李老師進行,此次由校長進行,大家都不能確定效果究竟如何,開場白發言是校長的擅長,在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后朗讀開始,醫學專家們開始拿出筆準備做記錄,最后一名睡著的醫生就是那個被據說雖然姓聶但耳朵不很管用的大夫,他的記錄本上按先后順序記著陸續睡著的大夫的姓名和開始入睡的時間,字體一直保持原貌,最后一行僅僅寫著自己的名字但沒有記入睡的時間,顯然作文催眠的效果是十分有效的。
第27期的《大眾醫學及雜學大家談》論文性期刊雜志中一篇名為《校園文章中的醫學作用》的論文如實記載了這一過程,全文約八千字左右,文章采用了紀實體,記錄了醫學專家組各成員和組長的個人和家庭基本情況、祖上和旁系親戚的健康狀況等詳細情況、以及醫學專家組是如何組建考察組的過程、行程安排等,在最后一段簡單而利落的記錄了來我們學校聽作文受到催眠效果而入睡的經過(大致是從聶大夫的記錄中精選出的),文章最可愛的地方是沒有提到那個始終沒有被催眠的久治不愈的失眠癥患者,最可恨的地方是壓根兒也不提我在當時做出的巨大貢獻——在大家都熟睡的當兒,我發現了那個久治不愈的失眠癥患者竟是一個真實的聾子!當然文章的署名依次是當日的考察組長、各組員以及司機。
正當我在事后第5天的中午想著該到派出所呢還是該到紀檢部門告他們這幫“無恥之徒”,以便使他們對論文進行修改從而將本人的大名列出時,意外在當日的報紙第2版正中間部位看到了兩行巨大的黑體字標題,第一行是:北京王某發現催眠奇效文章八人共撰,第二行是:《校園文章中的醫學作用》三天創造兩百萬價值。
“這不是盜版嗎?王八蛋!”我不禁脫口而出。
上一篇:失而復得的皮包——逆向投資
下一篇: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