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懷疑,是否為了維持婚姻,丈夫和我,甚至我們的孩子,都失去了些什么。
快到40歲時,我發現很多朋友都與伴侶分道揚鑣了。令我驚訝的是,在為他們惋惜之余,我竟然也感到相當羨慕。
當然,離異會讓孩子飽受家庭戰爭的折磨,帶來經濟上的紛爭,婚后再度約會也會困難重重。但我老是聽到這樣的話——“自從離婚后,他變成了一個好父親”,聽到許多離婚女人得以實踐長期無暇去追尋的夢想,終于心滿意足地找回自己的故事,我開始懷疑,是否為了維持婚姻,我的丈夫和我,甚至我們的孩子,都失去了些什么。我開始懷疑,離婚當中是否有些正面的東西是我們可以融入婚姻的。
這就是為什么,最近的一個晚上,我嚴肅地對丈夫說:“親愛的,我認為我們需要小離一會兒婚。”
他不假思索地問道:“‘小離一會兒婚’是不是說我能和別的女人上床?”
不,我立即堅決否定了他。盡管有的婚姻在夫妻不忠的情況下可以維持,甚至變得更穩固,有種歐洲模式的長期婚姻還允許情人的存在,但我知道,我不能夠接受這種安排。
我丈夫也承認,他也并沒有準備讓我們的婚姻變得這樣復雜。我解釋道:“我是說,你來做一個負更多責任的父親,而我當一個更獨立的女人。
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巨大差異可以追溯到很多小事上,比如嬰兒啼哭時,母親回應的速度總比父親快。久而久之,這些看似微小的差異,會導致母親和父親每天投入家庭的時間和精力大不相同。
我說“小離一會兒婚”的意思是,我希望我們能重新變得平等。我丈夫是個女權主義者,但不知何故,盡管他賺的錢不比我多,工作時間也不比我長,我仍像母獅子一樣承擔了絕大多數的家庭責任。而且我做得越多,就越無助,他也越不愿意幫忙。我們的育兒方式有時就像一場博弈,而我幾乎總是輸的那個。
一大半的事情都是我做,這讓我很心煩,盡管這種不平等可能是由于我更擅長這些事情,或者是我不愿放手讓他去做。婚姻已經讓我們兩個的許多寶貴技能和能力都退化了。雖然我丈夫遠比我善于交際,但婚后,他還是失去了不少他的單身友人。去年,我本有機會去巴黎,但我拒絕了。因為我擔心,如果我離開一周,我們的孩子會怎么想,我極有可能因為內疚和心不在焉而無法享受這趟旅行。
此外,真正困擾我的是,當我問我的丈夫,“如果我死了,你覺得你會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嗎?”他的回答很簡單:“會。”可當我問他,如果我們離婚了,他是否會成為一個更好的父親時,答案是“也許吧”。我的丈夫支持我的工作,也討厭我的工作,因為它分散了我用于家庭的注意力和精力。沒有他,我會更自由嗎?當然。
這樣的“離婚”,給母親們一個找回自己的獨立性和自我意識的機會,也為父親們提供一個機會,可以自由自在地當家長,而不會有人在背后指指點點、嘮嘮叨叨。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而且必須為自己的生活和選擇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