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虛烏約子有在自己家里喝酒,兩個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半夜,子有拿起床上的棉襖,披在身上說:“天也不早了,你也該休息了,雖說是酒逢知己千杯少,我覺得喝多了,你也休息吧。”
虛烏把子有送出門外,也不知什么時候,天上下起了紛紛揚揚的大雪,地上已經厚厚的一層。
子有說:“你看,什么是時候下起了大雪,我們都不知道,看來有時候的確是喝酒誤事,以后呀,要盡量的少喝,免得誤事,也不至于傷害自己的身體,醫書上說過,這酒,少則壯神,多則損命。”
虛烏說:“我對酒沒有嗜好,不是酒癮,是人癮。”
子有聽了哈哈大笑說:“說得好,是人癮。”
虛烏看到子有進了自己的家門,才回到家里。
第二天早上,子有感到頭腦昏昏沉沉的,就沒起床,妻子起床后忙著做飯。就聽見有人在門外“砰砰砰”的敲門。
子有妻子連忙打開門一看,看到虛烏提著一件棉襖站在那兒,笑著問:“這么早就來敲門,怎么,又叫弟妹趕出來了是不?”
虛烏笑著說:“在家里,咱是第一把手,說了算,她敢。”
子有妻子聽了哈哈大笑:“還第一把手呢,在家里恐怕是最后一把手吧。”
虛烏笑著說:“不管第幾把手,家庭和睦就好,大哥呢?”
子有妻子說:“還沒起床呢,昨天晚上在你家喝多了。”
這時,子有從里面出來,笑著說嗎:“誰說我沒起床,我能那么懶么,快,屋里坐。”
虛烏來到屋里坐下,把棉襖放在沙發上說:“昨天晚上你穿錯棉襖了,你把我的棉襖穿來了。”
子有聽了說:“是么?”
虛烏說:“你剛走,口袋里的手機就響起來,我打開手機一問,才知道是給你打的電話,電話是編輯部打來的,說你的小說發表了。因為天不早了,我就沒有送過來。”
子有妻子在一邊聽了說:“這就是喝酒的好處,狗熊不認那把料勺,連自己的衣服都不認得了,做一些張冠李戴的事情。”
虛烏說:“大嫂,這可不是張冠李戴。”
子有妻子說:“不是張冠李戴是什么?”
虛烏笑著說:“這叫虛襖子穿。”
子有笑著說:“什么虛襖子穿,你大嫂說的沒錯,就是張冠李戴。”
虛無說:“好,張冠李戴,我可斗不過你們夫妻兩個。”
子有說:“說到張冠李戴,我倒想起來了,我們寫小說,也可以張冠李戴。”
虛烏不明白的問:“寫小說也能張冠李戴,那不鬧出笑話來么,奧,張飛過五關斬六將,曹操刮骨療毒,這樣寫,還不讓讀者把你罵死,我記得以前一段相聲,叫做《關公戰秦瓊》,就是張冠李戴,一個在秦朝,一個在漢朝,他們稀里糊涂來作戰,打仗究竟為哪般。”
子有說:“歷史上大的事件,或者有歷史記載的,一般都不能動,你把牧野之戰放到明朝去寫,那可真是笑話她奶奶長胡子——老笑話了。”
虛烏問:“那怎么樣張冠李戴?”
子有沒有回答,問:“你看過《宰相劉羅鍋》么?”
虛烏說:“看過,看了不止一遍兩遍。”
子有說:“里面有一個細節,劉羅鍋在寫四庫全書的時候,由于天熱,他在書房里赤身露體,突然乾隆皇帝駕臨,他慌忙鉆到桌子底下,過了好長的一會兒,他從桌子地下露出頭來問:‘老頭子走了么?’乾隆皇帝問劉羅鍋:‘你為什么叫我老頭子,給我解釋清楚。否則,就是褻瀆圣駕,可是死罪。劉羅鍋略一思索說:‘老,是長者之稱,老師,老丈;頭是首者之意,帶頭,領頭;子為賢者之稱,孔子,孟子。’乾隆皇帝聽了,大加贊賞,并給劉羅鍋豐厚的賞賜。實際上,這個故事發生在紀曉嵐身上,把故事安排在劉羅鍋身上,是為了劇情的需要,充分地表現出劉羅鍋聰明,智慧,風趣幽默的性格特點。”
虛烏問:“你張冠李戴過沒有?”
子有說:“有,我寫過一篇《蘇東坡題聯諷和尚》的故事,曾經在臺灣中學國語試卷中引用過。”
虛烏說:“什么故事,你說一說?”
子有說:“蘇軾受貶以后,有一天他游覽一座高山寺廟,一位和尚讓他交門票錢,蘇東坡很不情愿地交了一兩銀子,后來和尚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后,懇求他為寺廟提一副對聯,蘇東坡提筆寫了一副對聯:‘鳯到禾下飛去鳥,馬到蘆邊草不生。和尚非常高興,用檀香木雕刻了,掛在山門外。后來佛印看了以后,大笑不止,那位和尚問起緣故,佛印說:‘此聯乃是一個謎語聯,上下兩聯各含一個字,上聯是個“禿”字,下聯是個“驢”字,合起來就是禿驢,和尚聽了,目瞪口呆。”
虛無拍著手說:“好,好,諷刺的好,對那些勢利小人,就應該這樣諷刺。”
子有笑著說:“這個故事,是我杜撰出來的,我是根據這幅對聯寫的故事,對聯也不是蘇東坡寫的,還不知道是誰的帽子,讓我扣在了蘇東坡的頭上。”
虛烏聽了笑著說:“好,以后我也要張冠李戴,寫幾個故事。”
子有說:“不過也要注意,聰明人的帽子,千萬別扣在傻瓜蛋的頭上。”
虛烏說:“好,記住了。”
虛烏說完,站起來告辭,走出了子有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