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斯哈斗店掌柜
從前有一天,玉斯哈(東鄉(xiāng)族的機(jī)智人物)趕著一頭騾子,給一個商販當(dāng)腳戶,來到了繁華的果朱巴咋。卸完貨,他走進(jìn)一家肉面館,想吃一碗肉炒面。這家炒面館的掌柜,為人趨炎附勢,刻薄成性。見了衣衫襤樓的鄉(xiāng)下人進(jìn)來,他就讓伙計高聲叫喝:“鄉(xiāng)里的阿爸來了,前槽(前鍋)里的拉到后槽(后鍋)里,后槽里的拉到前槽里。”這么一喊,廚師便把隔日的剩飯殘羹倒在前鍋里一煎,胡亂湊合著端給鄉(xiāng)下人。
玉斯哈狼吞虎咽地吃起來,眼角一掃,見旁邊桌上的一個富漢那盤肉炒面好不豐盛,既新鮮又噴噴香,掌柜還站在旁邊,鹽咸醋酸地奉承。他再看看自己的這碗肉炒面盡是些糊糊面、湯湯菜,連肉渣渣也不見幾粒,就想:同樣是10個銅錢,為啥肉炒面不一樣?正在這時,又有一個鄉(xiāng)下人進(jìn)館子來了,堂倌照樣“前槽后槽”地喊起來。玉斯哈仔細(xì)窺看了掌勺廚師的動作,才明白過來了。哦!原來這幫勢利鬼,在欺負(fù)鄉(xiāng)下人哩!玉斯哈放下筷子,裝著解手的樣兒出去了一會兒,又進(jìn)來坐下,不露聲色地吃完了他的肉炒面。付了錢以后,又討了一杯蓋碗茶,便問:“大掌柜,我的騾子拴在你家后院的馬槽里,我在這里喝茶吃飯,騾子不會丟吧?”
掌柜的有點(diǎn)來火了,說:“我的后槽里大官家的玉麒麟也拴過幾百幾十哩,你那一匹臭騾子算個啥,一根毛也丟不了。”
玉斯哈說:“聽掌柜的這么一說,我可就放心了。”喝了一陣子,付清了茶錢,玉斯哈便到后槽里牽騾子去了。一會兒他慌慌張張跑進(jìn)來問掌柜的:“我的騾子咋不見啦?你把它藏到哪兒去啦?”
掌柜的發(fā)火了,說玉斯哈簡直是胡鬧。玉斯哈說:“我一進(jìn)館子,你們就喊叫‘前槽的拉到后槽里’。你究竟把它藏在哪兒啦?”兩人你撕我扯,一直鬧到縣衙門。
縣大爺問館子家喊前槽后槽是怎么回事。館子家不好明說,支支吾吾講不出個所以然來。縣太爺以為館子家是做賊心虛,便叫衙役打了館子家30大板。館子家只好招認(rèn)說,前槽后槽指的是前鍋后鍋,是開館子的一句黑話,專為的給鄉(xiāng)人推銷剩飯剩菜,實在沒偷人家的牲口。
縣太爺哪里肯信,又要動刑。掌柜的害怕再挨打,只好招認(rèn)騾子給藏在后園里了。縣官差人去尋,騾子果然在后園里的磨房里拴著(其實是玉斯哈乘著出去解手的機(jī)會把騾子牽到那兒的)。縣官罰了館子家200 兩元寶入官(實際是入了自己的腰包)。
玉斯哈巧妙地把這個趨炎附勢、利欲熏心的館子家治了一頓。從此后,這家肉炒面館里再也聽不到“前槽后槽”的吆喝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