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guān)城,城墻高9米,還要在城墻之上修建數(shù)十座大小不同的樓閣和眾多的垛墻,用磚數(shù)量之大是非常驚人的,當時,施工條件很差,沒有吊運設(shè)備,全靠人工搬運。而當時修關(guān)城所用的磚,都是在20公里以外的地方燒制而成。磚燒好后,用牛車拉到關(guān)城之下,再用人工往上背。由于城高,唯一能上下的馬道坡度大,上下很困難,盡管派了許多人往城墻上背磚,個個累得要死,但背上去的磚卻仍然供不應(yīng)求,工程進展受到了嚴重影響。一天,一個放羊的孩子來到這里放羊玩耍,看到這個情景,靈機一動,想出了個好主意,不費力氣就把一批磚運上了城墻。人們看了又驚又喜,紛紛仿效,大量的磚頭很快就運上了城墻。
那么,放羊的孩子是怎樣輕松地把磚運上城墻的呢?
答案:放羊的孩子解下腰帶,兩頭各捆上一塊磚,搭在山羊身上,然后,用手拍一下羊背,身子輕巧的山羊,馱著磚一溜小跑就爬上了城墻。
上一篇:一字之量
下一篇:簡單+勤奮:10億天價的打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