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民間涌現出了很多關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傳說,梅大井就是其中一個。
相傳,朱元璋在17歲入寺出家之前遇上了大旱和蝗災,瘟疫橫行,朱元璋本來就是小農民一個,受次一難已經無法維持生活,只好在皇覺寺當了和尚,只求一口飽飯。誰知道啊,出家以后不到兩個月,寺里的存糧也吃光了,大家只好出寺四處化緣。
朱元璋當起了游歷四方的和尚,有一次,他在化緣的路上遇到一位道士,原本兩人本是萍水相逢,可那道士經過朱元璋身邊的時候卻拉住了朱元璋,還一個勁的驚嘆。朱元璋一個大男人被另一個大男人猛盯著,又生氣又尷尬,不自覺就把頭轉了過去,誰知那道士也跟著轉過去,他對朱元璋說:絕了,你是我看過的面相最好的人了,大富大貴之相,尊貴無比,近幾天會走大運!
朱元璋以為那道士故意這樣說,是想要收他的錢,他就對道士說:我身上一文錢也沒有,如果是要錢的話,那你可找錯人了。道士被誤會也不生氣,而是樂呵呵的對朱元璋說:你我二人今日有緣,貧道不但不收你的錢,還打算為你好好占卜一番哩!說完就替朱元璋占了一卦,大喜:哎呀哎呀,不得了,你馬上就要發大財啦!
朱元璋不解,他身無分文,只是個討飯的和尚,怎么發財?道士不慌不慌拿出兩吊錢給朱元璋:這錢就當我送給你的,你拿這些錢去買烏梅,把烏梅運到金陵賣掉,不但能大賺一筆,還能救命呢!
朱元璋不是貪錢之人,他白白得了道士的錢,于是就按照道士所說,先是進購了一大批烏梅,然后租了一艘船,將烏梅運到了金陵。那時候的金陵全城都爆發了瘟疫,不知是誰傳出來的,說烏梅能治瘟疫,所以朱元璋一船烏梅剛到金陵,立刻就被爭相搶購,價錢也是一抬再抬。要不是他手快,留了兩筐烏梅,打算給家鄉的人治病,還真的一顆都剩不下來。
朱元璋的確如那道士所說大賺了一筆,他想趕緊把這兩筐烏梅送給家鄉的人,就挑著擔往家鄉趕。可是走著走著朱元璋就糾結了起來,皇覺寺的和尚們不能不救,至少要分一筐給寺里吧,可剩下一筐也不夠救所有的百姓啊。正在這時,他看到了一口井,朱元璋心想,要是把這些烏梅都倒進井里,這井水不就成了烏梅湯了,到時再讓大家喝這井水,一定能控制瘟疫的。朱元璋把所有烏梅都倒進了井里,然后大肆宣傳這口井的水能治瘟疫,百姓們紛紛來擔水,喝了以后果然痊愈。
人們為了紀念朱元璋對大家的貢獻,就把這口井叫做烏梅井,后來他們聽說朱元璋把烏梅稱作梅子,所以改名為梅子井,再后來又改為梅大井。
朱元璋也是很久以后才知道,當年那道士正是他的好幫手劉伯溫,金陵的烏梅能治瘟疫的傳言也是劉伯溫事先就傳出去的。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金陵還被當做都城。
上一篇:等不到,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