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為官 作者:文起 發布時間:2012-11-13 明朝萬歷年間,南河縣一周姓人家,有孿生兩兄弟,哥哥叫周大明,弟弟叫周大亮。大明大亮這個名字,是因為母親生他們時,正值天亮之時,所以,父親給他們兄弟起了大明大亮的名字。
大明大亮兄弟倆天資聰慧,學有所成,并于同年同科及第,同月分任了兩個縣的縣官。一個在白山縣,一個在黑水縣。哥哥大明到了白山,弟弟大亮去了黑水。由于兩縣相隔遙遠,分別后就沒見過面,一別就是五年。這年的端午過后,不幸家中老父過世,兄弟二人回家奔喪,才算見了面。
兄弟二人同為縣官,可這次回家,大亮是一身錦繡,大明卻是上下舊衫,大亮帶回了滿箱的銀兩,大明卻是兩手空空,不僅讓人唏噓感嘆。
其實兄弟二人所在的兩個縣,雖然相隔遙遠,但二人到任之時,經濟狀況,人文環境都差不了多少。然而,二人的心路不同,個人所得,卻是天壤之別。
辦完父親的喪事,兄弟二人才坐在一起,三杯酒過后,便說起了為官之道,不僅感慨萬千。
當初大明到了白山縣,繼承了前任縣官清儉恤民的治理辦法,縣衙清儉,百姓守己,社會安寧,發展雖然慢了一些,但百姓的日子還是穩步向上的。大亮到了黑水縣,黑水也是男耕女織,晝作夜宿,一片太平。可是,他看到原來那個老縣官,一綹稀疏的胡須,幾根雪白的頭發,一身破舊的官服,瘦骨嶙峋,頓覺可憐。這老縣官已經七十有七了,是上書請辭,才被朝廷批準還鄉的。如若不然,只怕朝廷都把他忘了,因為黑水縣平靜的出奇。老縣官回鄉之時,一人一驢一箱書,別無他物。
周大亮看著一驢一人,越走越遠的老縣官,心里想到,混到這步天地,真是妄為幾十年之官涯,妄為百姓之父母。他最后鄙睨地看了一眼老縣官,哼了一聲,回了縣衙。
大明又喝下一杯酒,才開口問道,兄弟回家衣冠楚楚,還帶回了若多銀兩,為兄自感佛如。想必是兄弟治理有方,地方富庶,何不說來,讓為兄一聽,也便效仿。
大亮聽了,有點得意,看看大明,喝下杯中酒,才說:其實我的前任,為什么朝廷都把他忘了,就是因為他太平庸了,平庸的像個鳥。他跟百姓們倒是平等,乃至兄弟爺們兒相稱。百姓們倒是樂了,可衙門里苦了,連個擊鼓的都沒有,喊冤的都沒有,這還叫衙門嗎。
“這不是很好嗎?”大明聽了說道。
大亮輕蔑一笑,又喝下一杯酒,接著說:“好,好什么?做官為什么?為什么做官?一是升遷,二是吃穿。他這么治理,兩條都沒占到,所以才可憐之極?!?/p>
那,你又是怎么治理的?大明又問。
大亮說,為官要有所作為,就要經營風浪,沒有風浪要制造風浪,只有有了風浪,才可乘風破浪有所作為。我到任后,面對的是一個冷清的衙門,平靜的民間,哪里有什么風浪。這樣的狀況我怎能乘風破浪,怎能有所作為。為此,我搞了一些條規,首先從改變冷清的衙門開始,選了一幫衙役進來……
可是,你招進了衙役是需要開銷的呀,朝廷又不給餉?大明有點不解,沒等他說完,就問。
這個我知道,事在人為。我不擬了一些條規嗎?我把這些條規發給他們,讓他們去找、去收嘛。這種差事是肥差,衙役們都很樂意去做,所以,收回來的錢,不光給他們開銷用不了,我的府庫也充實起來了,所以我修繕了衙門,也有了結好上峰的資本,自己口袋也鼓了起來。一舉多得,何樂而不為呢。
可是百姓的錢又從何而來?大明不解地問。
哥呀,你真是越來越憨了,百姓身上有掏不盡金銀財寶!大亮一邊點頭一邊說。
有掏不盡的金銀財寶?大明更為不解。
大亮又說,有山有樹,有石有砂,有河有水,有魚有蝦,讓他們去砍去挖,去網去抓嗎?他們都有兩只手嗎?只要你建上幾個鋪子,出上幾條規矩,就可坐收其成,這就叫小河有水大河里流。
可是這樣做百姓們樂意嗎?大明有些疑惑了。
大亮哼哼一笑,帶著嘲諷地說,哥呀,看來你是真憨了。百姓,百姓是什么?百姓就是牛,就是羊,就是雞。牛是干什么的?牛是干活的,羊是干什么的,羊是吃肉的,雞是干什么的,雞是產蛋的。那牛讓它干活,還要它滿意嗎?那羊吃它的肉,還要它滿意嗎?那雞吃它的蛋,還要它滿意嗎?
大明驚疑地瞪大了眼睛,沒有說出話來。
大亮就用教訓地口氣說,哥呀,你為官也是5年了,怎么連這點常識都沒有呢。豈不知人這東西,都是自私的,百姓尤其自私,他們能給你送到手上嗎?不會。我們這些當父母官的,就得多動腦筋,就得想出辦法來,讓他們不能不送,不得不送,不敢不送。
大明聽了有些驚悚地說,兄弟,那樣的銀子怎么能要呢!
大亮聽后忿忿然地說,迂腐,迂腐,太迂腐了!說著又把一杯酒灌進肚子里。然后,自己滿上酒,才接著說,像你這樣,做官干什么?百姓們都一樣了,誰還把你當老爺,誰還會孝敬你呀!還有,衙役們不拿好處,他也不會為你搖旗吶喊,鳴鑼開道,明白不?說完看著大明,等著大明回答,見大明不語。就又說,好好好,你不愿自己來做,我給你出個道路吧。
大明聽著他說。
你可出個告示,張貼于衙前,給那些巧心者膽大者一個機會,讓他們廣斂錢財,當然只能是少數人,多了則不靈。這樣嗎,那些斂了錢財的人,就會感恩于你,自然會給你好處。還有,也是最為重要的。他們的錢財多了,最為害怕的是窮百姓,窮極了的百姓就會鬧事,所以,有了錢財的人,就會尋求官府的保護,也會給你送好處。這條路,不用你自己動手,你應該沒問題吧?
大明聽后,搖搖頭,又沒有說話。
大亮看他搖頭,又忿忿然地說,迂腐,迂腐透頂!說完,又灌下了一杯酒。
兄弟倆話不投機,不歡而散。
周大亮回衙不久,就升任了知府。可他前腳走,后腳就出事了。由于幾年的亂砍濫挖,黑水縣的山禿了,坡毀了,突遇大雨,山洪暴發、泥石流滾滾而下,摧枯拉朽。坡地沖毀了,莊子埋沒了,家沒有了。撈到好處的富戶大賈們,不是逃之夭夭,遠走他鄉,就是裝聾作啞,避而不出。更有甚者,趁機漲價,大發災難財。官府也鎖緊庫房大門,刀劍把守。受災的百姓露宿街頭荒野,饑寒交迫,走投無路,終于憤怒了,像山洪一樣沖進了富戶人家!
當了知府的周大亮,不去安撫百姓,還派出兵卒衙役,予以彈壓??墒且徊ㄟ^去,又來一浪。從此,黑水縣再也沒有平靜過。再加生態植被毀壞,天災連連,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困苦了。
十多年后,出了高迎祥李自成起事,黑水縣的男人,十之六七投奔了高迎祥李自成,并成了起事軍的核心力量。不久,起事軍打到了南和,已經被革職還鄉的周大亮及其一家,并未能幸免,被起事軍滅了滿門。
而還在白山任上的周大明,起事軍到達之后,就被當地安居樂業,溫飽有余的百姓隱蔽于家中,安然無恙。
明朝亡了,周大明不能為官,但是,直至耄耋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