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妻子余洲先期到達位于南潯小蓮莊景區邊的岳父岳母家,我們一邊在河邊的樹蔭下納涼,一邊等待客人的到來。臨近中午時分,從西側傳來汽車的聲響,停車、下客,老遠就看見一對老人在子女簇擁下款款而來。從那陣勢來看,必定是舅舅、舅媽他們了。
“舅舅,舅媽,你們好啊!”我和妻子不約而同地大聲招呼。“好好好!你們大家都好啊!”舅舅和舅媽齊聲回應。
尤其是舅舅,讓我印象深刻。只見他慈眉善目,臉上寫滿了與世無爭的極其容易滿足的笑意。“你看舅舅啊,”我對余洲輕聲說:“你看舅舅一張口那整齊潔白的牙齒,完全透露出幸福的喜興。再聽舅舅那腦鼻音的共鳴,簡直就具備歌唱家的素質底蘊啊!”
“你還不知所以然啊!”余洲也是悄聲訴說:“舅舅從小就患有嚴重鼻炎,而且這毛病還困擾了他好幾十年呢,直至退休以后他的經濟狀況有所好轉,這才……”余洲接著還說:“舅舅現在的那一口牙齒也是人造的!”
前幾回曾經說到,舅舅從小家境窘迫。而他又從小患有嚴重鼻炎,此疾患一直到跟隨舅舅使他長期遭受困擾。他的鼻炎嚴重到什么程度?這么說吧,平日里他說話都只能從口腔發聲而鼻子是既不通氣也不出聲的,更別說腦鼻共鳴了。夜間睡覺,舅舅也只能張嘴呼吸,因為鼻子就像機關槍也打不通似地堵塞得密密實實。因此,每晚睡覺前舅舅都得預先準備一大瓶子涼開水放置在枕頭旁邊,嘴巴喘氣喘得口干舌燥,就起來喝上一通,周而復始……
也許有人要問了,這鼻炎為啥不去診治呢?原因很簡單。小時候家里要解決吃飯、穿衣并供他讀書,經濟來源已經捉襟見肘。長大后參加工作有了收入,但家里還有老母及沒有工作的舅媽還帶著4個未成年子女。舅舅生怕入院治療他的鼻炎會額外花費很多錢,舍不得啊!
因為舅媽是農村戶籍,按照那時政策規定,子女必定要隨母親落戶口,所以舅舅的兩男兩女4個孩子好長一段時期都是農村戶籍。為了這個事情,曾在贛州干過公安的我的岳父還專程從浙江趕往江西贛州,去尋求當地老公安中的老同事幫忙,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舅舅的子女走后門遷入了城市戶口。
可是好景不長,文革后期中的一天,舅舅到糧店去領糧票被人發現,緊接著就被舉報:“老陳的老婆是鄉下人鄉下戶籍,而他的子女怎么就有城市戶口并能從城里糧站領到糧票了呢?”顧忌著幫助落實子女戶口的好心人可能會因此受到牽連,舅舅連忙主動地將子女的戶口又統統遷回農村去了。這種狀況一直到改革開放、政策有了放寬,舅媽及其所有子女的戶口才終于落實到贛州——他們全家生活已久的城里。不過,戶口雖然解決了,舅媽雖然也到舅舅所在的江西冶金學院當了食堂的臨時工、收入來源有所增加,但是外婆和4個子女的吃喝拉撒,以及子女逐漸長大的求學費用等與日俱進,舅舅還是沒顧得上去診治自己的鼻炎。甚至于長期營養不良導致滿口牙齒漸趨全部損壞,舅舅也沒有心思去顧及。
真要歸功于改革開放后的政策越來越好啊,舅舅的家境隨著子女陸續走上工作崗位,日子是一天更比一天好。“爸爸,你應該把鼻子的問題去解決了!”子女們成天圍繞這個話題不厭其煩地催促。
既然時機合適,舅舅也就不再推辭。進了醫院,一個小小的手術,舅舅的頑疾就此根除。“真沒想到手術這么簡單!更沒想到術后我的鼻子盡然如此地舒坦!早知這樣,我真應該早早地動了這個手術的!”舅舅的感嘆發自肺腑且由衷地豪爽。
“既然鼻子的問題解決了,而且解決得效果上佳,何不再將牙齒的情況也給弄個徹底完善啊!?”子女如此說,舅舅也就說弄就弄。牙齒好了,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身體倍兒棒!舅舅現在全然已是精神煥發的模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