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一直保持著散步的習慣,這還要歸功于在鄉下教書的那段日子。那是一個僻靜的鄉村。學校位于田野一隅,每當放學后特別寂靜,住校的教師不多,課余飯后,我常常喜歡獨自沿校門外的田坎小路,向田野深處走去。
田野像一只巨大的棋盤,被縱橫交錯的阡陌分割,季節在上面行走與輪回。逛田坎,一抬眼就感知季節的交換,一俯身能嗅到泥土的芬芳。春天,田野里的菜花開了,一大片、一大片潑潑灑灑,成為金色的海洋。嚶嚶嗡嗡的蜜蜂忙忙碌碌采集著花粉,濃郁的花香撲鼻而來。漫步在春天的田野,恍若行走在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中。夏天,田野一片綠色,翠綠的秧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四周此起彼伏著蛙聲。在蛙聲里漫步,不由得想起“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的詩句。秋天的田野起伏著金色的稻浪,黃橙橙的稻穗壓彎了腰,仿佛在向大地鞠躬。農人們握著明晃晃的鐮刀忙著收割稻谷,汗珠在頭上閃亮。漫步秋天的田野,會真切地感受收獲的艱辛與喜悅。冬天的田野空曠、寂寥,有一種靜穆的美。閑著無事的農人將沉睡的田野重新翻耕,準備著來年。漫步在冬日的田野,迎送凜冽的寒風,嗅著新翻泥土的清香,萎靡的精神為之振奮。
逛田坎,腳下踩著輕軟的泥土,不時有農人從躬耕的田野里抬起頭,或投來友善的目光,或簡單地打一聲招呼,又埋首于季節與農事里。常常十分羨慕這些與莊稼打成一片的農人們,他們才是這田野真正的主人,沒有太多的煩惱與憂傷,更沒有寂寞,空虛和無聊。
逛田坎,使我頭腦清醒,思想敏銳,不干平庸,不顧寂寞。望著一望無際的田野,我思考著,構思著,體驗人生的真諦,一篇篇散文,一首首詩歌,一個個教案,在醞釀,在成熟。走出寂寞的泥坑,飛向快樂的天地。
逛田坎,會忘記許多煩惱與憂愁,拋開得失與沉浮。你的胸懷會變得寬廣,心靈會變得澄凈,不會為同事間的一點點糾葛而斤斤計較,也不會為領導的一次批評耿耿于懷,不會因未晉升某一級職稱而大動干戈,也不會因未住上寬敞的住房情緒低落。逛田坎,能強健你的體魄,愉悅你的身心,學會像田野一樣博大、寬容、平心靜氣地對待生活,享受生活。
逛田坎,收益多多,不僅有精神的收獲,還有物質的獲得。
春意繽紛的時候,一種叫“結而根”的野菜也發出了嫩紅的早芽。一到放學逛田坎的空隙,我便提了兜籃,帶了小鐮刀或小鋤頭,向田邊、地頭尋去。
田間已到處是莊稼的蔥綠,“結而根”的紅芽遍布田邊,只需選定了一個肥嫩的芽,用鐮刀或小鋤頭一撬,然后從泥里拔出粉嫩帶著野香的芽來。這樣不多時,便蓬蓬松松地裝滿了一籃。
唱著歌從山路迤邐而歸,用清水洗去殘存的泥土,盛在瓷盤里。澆上辣油,噴上椒面,撒了鹽,澆上醋,只一攪,一盤美味可口的佳肴便呈現在你的眼前!
我不獨吃“結而根”這樣的“草”,我還吃“蟲”。當秋意深邃的時候,蚱蜢們早已在蓬蓬的草叢中跳動了。最好是天有微陽,空中有微風泛動之時,趁逛田坎,帶一塑兜,帶“雙手”這捕捉之利器,昂然向草地進發。至一處,只用腳一掃蕩,便蕩出一片跳躍的景象來。驚慌的蚱蜢們個個亂蹦,處處亂飛。待其停歇,便鎖定目標,貓了腰,踮了腳,屏氣前行,至目標的一步遠處,開利爪,一個餓狼撲食,這美味便為囊中之物了。
當暮色開始幻化在遠山之顛時,提了一兜亂蹦的蚱蜢回家,用油輕輕地炸過,噴了調料,細吃慢嚼。味雖不甚美,然憶起捕捉時的情景來,憶起“草”時的酣暢來,憶起逛田坎時的意興來,便覺得人生的意義其實應該是心靈的淋漓的飛翔,即使慷慨躊躇之人,那也是雙腳踏著這孕育生命的厚重的土地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