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大地震”發生時,我正在成都菊樂路附近的一個居民小區——確切地說,住在一棟7層樓房的最高層。兒子上班去了,我和妻在家里。
當時,我坐在電腦桌前寫一篇文章,妻睡午覺還沒有起來。突然間,電腦劇烈震動,電腦桌嘎嘎作響,坐的椅子也搖晃起來。這一瞬間,還不知發生了什么,待環顧一下整個房屋,房屋和室內的所有東西都在動,都在響——我立即意識到——發生大地震了!我倏地沖進臥室,搖醒了妻:“快,快,大地震了!”妻一骨碌翻身起床,即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包包,我的包包!”妻下床第一件事,就是去拿她天天背在身上的那個包。包拿在手,我便去開門——還好,門框沒有變形,還能打開。我讓妻走在前,我去關門。回轉身下樓,樓梯震動得十分厲害,腳踩在樓梯上,像是觸到了彈簧,很不容易站穩;手把扶手,像是觸了電,麻酥酥的。我和妻相互照應,下到5樓。我突然想起手機忘記帶了,便對妻說,我要去拿手機。妻說:“手機算啥子,你不要命了!”我不顧妻的竭力反對,從5樓又往上沖,硬是回家把手機拿到了,又從7樓直往下趕。
下到1樓,妻已焦急地等在那里了。此時大院里聚集了好些人,好幾個小伙子都是只穿了一條短褲就跑出來了,女士也顧不得許多了,穿雙拖鞋,甚至赤著腳就出來了。大家都在議論,都說,憑感覺,成都的震級都有5級以上。
我從褲袋里摸出手機,看了一下時間,是2點35分——估計地震發生的時間是兩點半左右(后來才知道了是“下午2時28分”)。“遭了,學生遭了!”我幾乎是驚呼起來!我是一名退休教師,上了幾十年的課,對這個時間很敏感——這正是上下午第一節課的時間!我開始撥打手機,可怎么打也打不通。
此時,地震停了。我想到了回家打座機。這一次,上樓輕松多了。一口氣上到7樓,我首先想到了給幾家省市的新聞單位打電話,想問一下地震的震中和震級,但都是忙音。又打了好多電話,無論對方是手機還是座機,還是打不通。放下電話,這才想到了一些用電器還來不及關。走到電腦前,順便去打開網頁,但是寬帶早已斷開,上不了網;既然如此,就把電腦關了。看微波爐,放爐子的小桌子移位了。看飲水機,飲水機嚴重移位,我關掉電源,將飲水機移回原位。到廚房,又檢查了一遍天然氣和自來水開關,這才開始注意地板:礦泉水瓶子及一些小玩意兒,遍地都是。回到臥室,看到衣柜也移位了。所幸,沒有任何東西損毀,這才放了心。
重新下樓,小區的幾名物管員正忙著關電和氣的總開關。這一點,并沒有考慮由此帶來不便,而是感謝幾個年青人,為了小區的安全,他們想得好周到。
與妻一起出了小區的大門。這時,菊樂路上擠滿了了從各個小區和店鋪里逃出來的人。街道兩邊停滿了私家車。街中間,8路、42路、53路、72路、79路等幾路公共汽車都還在正常地運行。
擠在人群中聽了一陣,沒有聽到地震的詳細信息,而都在抱怨手機打不通。離我們最近的一家雜貨店,有一部公共電話,等著打電話,圍了好多人。我去排了一陣,終于輪上了,而且打通了老家的電話。接電話的弟弟告訴我,85歲的父親已安全轉移到樓下,家里的人都平安無事。還說,這是他上樓拿東西,打通這個電話純屬偶然。因為等著打電話的太多,我也不好意思再講下去了。
與妻一起向附近的百花南街和東街走去。在百花東街,一名賣水果的小伙子正在議論什么,我們走過去,聽清楚了,他說,剛才電視里已經播了,地震的震中在汶川,震級是7。8級。他這一說,我才看到他的店子里確實有一臺電視機。“啊,汶川!”不知怎么的,我和妻都這樣想過。今年3月下旬,我們到九寨溝旅游,才從那兒過了兩次。多么好的地方,這次竟成了震中!心中感到一陣陣的疼痛。
走了一段路,路過一家面館,看到這家面館也有一臺電視機,電視里正在播送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要飛抵四川指揮抗震救災的重要消息。我們進一步意識到了這次地震的嚴重性。
回到菊樂路,正好互惠超市外的兩個座位,兩位老人剛起身,我們正好坐下來休息。在超市門口,消息逐漸多了起來,比較一致的是說都江堰的聚源中學,那里的教學大樓垮了,埋了幾百個學生。我們的擔憂果然變成了事實!除了聚源中學,不知還有多少學校蒙難!為此,我不斷給我工作的學校打電話,但始終打不通(待打通學校的電話,學校辦公室主任胡佑明告訴我,全校師生及家屬安然無恙——這已是以后的事了)。
在超市外坐到傍晚7點,兒子都還沒有回來。聽許多人說,二環路的交通已經癱瘓了,全市的民警都在加班加點進行疏導。其間,收到兒子的一條短信,問我們在哪里,我急忙回信,但不能回復,而且回了好幾次都失敗了。
直到晚上9點過,兒子的車才開回來。他在路上等了兩個多小時。
回家草草吃了飯,不敢久留,一家人乘車往三環路方向而去。所經過的路段,兩邊均是停滿了私家車,凡有綠化帶的的地方,都有躲避地震的市民。
開到三環路,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干脆把車子開回郫縣。因為郫縣縣城距震中汶川只有70公里左右,距都江堰就更近了,只有30公里。盡管下午與弟弟通了電話,但還是覺得放心不下。
于是取道羊犀線。沿路只聽到救護車發出一聲又一聲的尖叫,從我們坐的車邊呼嘯而過,氣氛緊張而凝重,像是世界大戰又爆發了。僅僅看一下這種場面,就可以推測,地震造成了多么大的破壞!兒子打開車上的收音機,收音機里傳來成都人民廣播電臺交通臺的抗震救災現場直播節目,這檔節目的連續播送,我們比較具體地了解了這次地震所涉及的范圍——都江堰、彭州、什邡、綿竹、北川等,成了出現頻率極高的關鍵詞。我們的心情變得越來越沉重。
車子開到成灌高速路的入口,往日的收費員已經撤離,聽說省政府作了決定,全省的幾條高速公路都是敞開放行。收費站的一側,一名電視臺的記者正在采訪留下值班的工作人員。
這段路不到10分鐘就開完了。深夜11點過,回到郫縣縣城。從城郊就看到,許多居民都是一家一家的在路邊或空曠處搭起了棚子。不過,情況比想像的好些,秩序并不混亂。在原運輸公司的樓下,見到了正在這里躲地震的父親——他老人家已經在一個躺椅上入睡了。看到我們,他顯得很興奮。弟弟和弟媳也在那里。侄兒和侄兒媳婦都值班去了。侄兒是公安人員,在這種情況下,正是最忙的時候。弟弟說,附近的好多人都到體育場去了,他們主要想到父親年事已高,沒有走那么遠。從醫院退休的弟媳說,縣醫院里已經住滿了從都江堰拉過來的傷員,都江堰的情況很嚴重。“平安是福,我以往常常這樣說,現在大家都體會到了吧?”老太爺頗有感慨……
告別了父親和弟弟夫婦倆,我們這個小家的3個人開始返回。車到機投鎮,在一家大型超市外的開闊地帶,車子停下來,我們和來到這里的眾多成都市民一起,開始了震后第一夜的睡眠。
迷迷糊糊睡到下半夜3點過,老天下起了雨,兒子說,還是回菊樂路好些,于是,把車往市區開。車子剛剛開到互惠超市,一次很強的余陣就襲來了,街道上已經入睡的市民被驚醒,車上車下,引起一陣陣噪動……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又是一陣強度不小的余陣襲來……
兒子急于趕到公司上班,去領受抗震救災的任務,一早就把車子開走了,我和妻麻起膽子回家。
7點過幾分,更強的余震襲來,又被嚇了一跳。街上傳來此起彼落的呼喊聲——回了家的部分市民又上街了。我和妻也只好下了樓。
到了街上,我喜愛的幾家報紙陸續到了,我也陸續買到了手——這是我的精神早餐。這一天的幾份報紙,幾乎都成了地震特刊,看了報紙,“5。12大地震”的一切都清楚了。我知道,對于所有的四川人來說,一個非常時期來臨了。作為一名退休教師,我雖然不能到第一線抗震救災,但尚能敲擊鍵盤,用文字表達我的心意。
我會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