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遠想與丁琳離婚,這個消息在他們居住的大院里炸開了鍋。
事情發(fā)生在一年前,丁琳在廣告公司做得不錯,但32歲以后公司來了些新人,與新人搶飯碗的感覺令她有點吃不消。恰恰在那一年,股票長勢大好,丁琳投在股票里的錢獲得了大大的收益。
就此,丁琳獲得了投資的樂趣,常常跟長遠提到錢。長遠原本是大學老師,他很喜歡教學,所以,長遠有時會批評丁琳,說丁琳鉆到錢眼兒里了,丁琳就反唇相譏,說我賺錢既不是為自己吃好也不是為自己穿好,還不是為了這個家,為了你和孩子,長遠就沒詞了。
長遠跟丁琳是大學同學,長遠當初喜歡丁琳是因為丁琳有意思,喜歡讀激烈另類的書籍,欣賞漂泊的人,長遠覺得這個女孩子很不同凡響,有點文藝青年的味道。
但與她結(jié)婚后,長遠發(fā)現(xiàn)每個女子都有一顆油鹽醬醋的心,這并無可厚非,直到一段很艱難的時光度過了,丁琳手上有了一點錢,長遠又發(fā)現(xiàn),丁琳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丁琳了,她變得有點俗氣。
丁琳在講到賺錢的經(jīng)驗時頭頭是道,好像被打了雞血似的,長遠一見她那樣子就覺得緊張。但丁琳不這么看,丁琳說如果30歲后我們還稀里糊涂的,人生可真就完了。就好像是說,長遠是指望不上了,只能靠自己了。
不被指望的長遠很快認識了一個女生,這個女生跟丁琳當初很像,有點文藝氣質(zhì)。長遠覺得這個女生讓他輕松。沒有不透風的墻,長遠出軌的事很快被丁琳知道了。長遠不想離婚,但事已敗露,他就只能等待丁琳的決斷。丁琳也不想離婚,但她就是想不通,問題出在哪里。丁琳爸爸勸她說:“問題出在你不了解男人啊”
丁琳一天在家著電視,于丹的《百家講壇》,那一集談的是交友之道。于丹談到孔子對交友的看法,如果一個人在而立以后交到的朋友都沒有靜氣,總是跟你說:“別人能干成的事,你怎么就干不成呢?”“別人能漲高工資,你也可以啊。”這種心氣虛浮的朋友,是最有害的。丁琳突然就明白了,長遠就是她最親近的朋友,而她的心氣虛浮,是拉開她跟長遠距離的罪魁禍首。丁琳決定原諒長遠了,在他們誰都沒有走太遠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