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母親,兒子出生6個月后,醫(yī)生確診為腦癱,勸她放棄撫養(yǎng),就連當(dāng)?shù)氐挠嬌才鷾柿怂サ闹笜恕?蛇@位母親不聽勸說,不要第二胎指標,依舊對兒子不離不棄,絲絲縷縷的溫情,點點滴滴的心血,全都纏在灑在兒子身上。這一來就是25年,終于創(chuàng)造了人間奇跡,把兒子培養(yǎng)成了一名數(shù)學(xué)系的研究生。
這位母親就是安徽省淮北市的楊傳芬,現(xiàn)為淮北市二實小的幼兒教師。
1986年的大年初十,楊傳芬在一番陣痛中迎來了兒子的新生。出生后的兒子雖然體質(zhì)弱,做簡單的動作很困難,但楊傳芬還是希望兒子能夠健康成長,日漸魁梧,所以她給兒子取名張魁。誰知,上蒼不仁,偏偏讓小張魁患上了醫(yī)學(xué)上的不治之癥——腦癱。這讓楊傳芬措手不及,她的世界里,天頓時塌陷了。可鎮(zhèn)靜后,她面對家人外人放棄的勸說,一字一頓地表白:“我將他帶到這個世界上,生病不是他的錯,我又怎么忍心放棄他?”
打那以后,楊傳芬每天都給兒子按摩手腳。為訓(xùn)練兒子走路,她每天彎著腰,扶著兒子挪步。漸漸地,張魁能扶著墻站立了,然后,能挪挪腳了,終于,他會走路了!為了讓兒子開口說話,楊傳芬每天不管干什么都要說給兒子聽,讓他看口型,一個字一個字學(xué)發(fā)音。慢慢地,張魁能咿咿呀呀地說話了,楊傳芬看到了希望。兒子快3歲時,有一天突然沖著楊傳芬喊出了“媽媽”兩個字。那一刻,楊傳芬滿面淚花,所有的辛酸都被這聲“媽媽”溫暖融化了。
兒子手指不能自如活動,楊傳芬便一遍一遍教兒子握筆,一筆一畫教他寫字,記不清教了多久,兒子終于能寫字了。兒子的字歪歪斜斜,書寫速度也非常慢,別人十分鐘的作業(yè),他要花一個多小時才能完成。在楊傳芬長期的訓(xùn)練中,兒子寫字的速度逐漸加快,這為他長大后順利通過高考和考研立下了汗馬功勞。
流口水、手指彎曲、表情僵硬……雖然張魁學(xué)會了走路、說話,但腦癱兒的一些癥狀在他身上顯現(xiàn)無遺。6歲時,第一次坐進教室,小張魁興奮地東張西望。可因為他的“異樣”,小朋友們拒絕跟他玩,甚至喊他“傻子”。上學(xué)一周之后,一貫聽話的小張魁哭著不愿去學(xué)校了。楊傳芬知道兒子所受的委屈后,一把摟住兒子,心酸、心疼……但最終,她給了兒子一個微笑:“寶貝,你根本就不傻,你只是生了病,身體比較弱,等你長大了,就跟其他人一樣了。只要你努力,真誠地對待同學(xué),他們就會跟你一起玩了。”
為了讓小張魁不自閉,她一直堅持帶他出門,哪兒孩子多,就去哪玩。海洋球、蹦蹦床,都是兒子的最愛。每當(dāng)其他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流著口水、動作怪異的小張魁時,楊傳芬總是面帶微笑,坦然面對,并耐心地教小張魁怎么玩。漸漸地,小張魁看到異樣的眼神時,不再感覺難為情,還經(jīng)常會給對方一個微笑,媽媽的樂觀和坦然影響了他。他養(yǎng)成了樂觀、自信、向上的性格,還學(xué)會了和別人溝通交流。
從初中開始,楊傳芬就有意識地讓兒子學(xué)做簡單的家務(wù)。其實,她真的不舍得讓兒子干活,但是理智告訴她,必須讓兒子學(xué)會獨立,將來才能在社會上立足,她不能跟著他一輩子,他總要一個人去面對生活。
禍不單行,2004年,張魁的父親在一場意外中去世了。楊傳芬心灰意冷,覺得上蒼是有意要打壓她,她想到了自殺。然而,因為兒子,她硬是撐過來了。此后,每當(dāng)張魁有了點小成績,楊傳芬總要帶他到父親的墓地,去跟父親嘮嘮嗑,讓一直都很愛爸爸的兒子感覺到跟爸爸的親情永遠活在人間。同年,張魁考上了安徽建筑工業(yè)學(xué)院。那天,錄取通知書剛拿到手,楊傳芬就帶著兒子去了墓地,她跟兒子都哭得很傷心。那一刻,十多年的苦,十多年內(nèi)心的壓抑,全部釋放。2009年,張魁又以基礎(chǔ)數(shù)學(xué)專業(yè)第一的成績考上了安徽大學(xué)的研究生。這一次,在丈夫的墓地,楊傳芬和兒子都沒哭。她說真的很開心,覺得日子越過越有盼頭,最難的日子已熬過去了。
現(xiàn)在,兒子又將目光投向了博士。楊傳芬說,她很慶幸,兒子長大了,再也不是那個需要她呵護的孩子了,有時她都感覺跟不上兒子的腳步了。
一個被認為無藥可救的就連醫(yī)生都勸放棄的孩子,由于楊傳芬二十五年如一日的一點一滴的精心呵護與苦苦堅守,奇跡終于出現(xiàn)了,先是考取本科,后是考取研究生,2012年準備考博。在淮北礦業(yè)會議中心的大禮堂里,當(dāng)張魁挺拔地站在觀眾面前流暢地表達著對母親的感激之情時,觀眾含淚熱烈鼓掌;當(dāng)張魁擁抱媽媽的那一刻,更有許多觀眾熱淚飛揚。這些淚,是對張魁健康成長的慶幸,更是對楊傳芬的敬佩與禮贊,正是她溫暖不盡的母愛,成了兒子奇跡般健康成長的絕世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