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婦人帶著兩個很小的孩子坐公共汽車,下車之后,等車開走了才發現還有一個小孩沒下來。婦人急了,將跟著她下車的那個小孩交給路人,“請幫我看著這個孩子……”話沒說完整,就飛快地追公共汽車去了。
追了好幾站,居然讓她追上了,把孩子拉下車往回走,跑到“原點”時,又發現交給路人的小孩不見了,原來路人不敢負責,把孩子送去了公安局。
婦人哭著跑到公安局,看到孩子,不哭了,回頭就給身后的小孩一巴掌:“都怪你沒下車,差點把小弟也掉了!”
警官看不過去,說那個婦人:“明明是你自己的錯,先掉了那個孩子,又扔下這個孩子不管,你自己有沒有腦筋啊,你是不是比較愛那個呢?”
“愛就愛,我統統都愛,有什么好比較的呢?”婦人不服氣地答。
有個朋友,生活苦,又連生五個小孩,做母親的眼看著女兒一個接一個的生,怎么教,怎么勸都沒用,氣得逢人便說:“我女兒有一天要是死了,那絕不是累死的,是笨死的!”
有一天出去,我這個朋友開車,一個孩子掛在懷里,一個孩子綁在前座,三個大的關在后座由老太太管理。一路上五個孩子大哭小叫,老太太頭都要炸了,卻見女兒在高速公路上一邊開車,一邊盯著搗蛋的孩子笑。
“你專心開車,回頭看什么!”老太太吼。
“我看他們好可愛。”
老太太后來對我說:“要是有一天我女兒出了車禍,絕不是技術不好,而是愛得大多。”
到一個朋友家做客,她一邊為大家斟酒,一邊說大孩子該出門約會了。果然,話才完,大孩子就從樓上下來,匆匆沖出門去。
吃飯時,她一邊端菜一邊對丈夫說:“該開演了”。原來當天晚上,他家的老三在學校有表演。
飯后聊天,她一邊倒茶,一邊說“老二該到家了”。跟著就見老二進門。
“好像三個孩子全在你的算計中”。我笑道。
“不是在算計中,是掛在心里面。”她指指心,“我這個做媽的,沒辦法把自己拆成三份,但是可以把心分成三份。”
“每個孩子三分之一?”
“不,每個孩子百分之百!”
常聽做父母的問孩子:“你比較愛爸爸,還是比較愛媽媽?”
常聽子女不平地問父母:“你們比較愛哥哥、姐姐、還是我?”
也聽過夫妻吵架,一方質問對方:“你到底愛我還是愛你媽?”
問題是,愛像蛋糕嗎?這邊切多一點,那邊就剩少一些。抑或愛真的能同時向幾個對象表達出百分之百?
曾在電視里看見一位貧苦的黑人母親,摟著她的一群兒女說:“我很窮,幸虧我有許多子女,許多愛。我能給他們每個人百分之百的生命,也能給他們每個人百分之百的愛。愛就是生命!”
愛是生命,生命是為了愛!當我們能為所愛犧牲生命時,就表現了百分之百的愛,因為犧牲的是百分之百的生命。只是,我們唯有一個身體,卻可能有許多“生死與之的愛”,使我們常不得不放下一群羊,去找另一只迷失的羊。如同那位母親,扔下一個孩子,去找另一個,再回頭找這一個。
或許這就是愛的矛盾吧!我們與其恨自己有太多的愛,卻只有一個身體、一個生命,不如說:“謝謝上蒼,雖給我一個身體,卻能讓我有許多愛,愛自己、愛親人、愛朋友、愛大地、愛生命。每個愛都是真真實實、完完全全的。且愈愛愈深、永永遠遠……”
上一篇:那一碗韭菜餃
下一篇:花季女兒用生命喚醒越軌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