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男人如果沒有軟件就得有硬件,那樣他在女人這里才不會受硬傷。
那時她還沒有車,但有房。她找男友也沒有什么標準,從來沒說刻意畫個框框在里面填要求,她一直覺得對方無所謂有房有車,只要人品好。當然有車更好,這是她學車快拿到駕照時的新想法,因為那樣她就不用買了。
她喜歡讀書,差不多有字的都喜歡讀,當然有些生澀的書會讓她讀來犯困,就像她看新聞聯播。在她眼里,新聞可以看,可政治總是離她很遙遠,另半球的國際話題,于她像星星一樣遙遠。她連香港都沒去過,她只喜歡關注身邊的民生小事。
但她忽略了一個問題:男人都關注時事政治和體育。所以她喜歡問對方一個問題:我看韓劇你會不會跟我搶遙控器?她覺得,這樣的問題比起有些女人問的和他媽掉水里先救誰的問題要好得多。她覺得如果她看韓劇,身邊有他陪她哭陪她笑,哪怕在她哭的時候遞一頁面巾,她也會覺得自己是最幸福的小女人。
惜香憐玉的會說陪你一起看,有的干脆直接說,那咱買兩臺電視算了,也有的說那破泡沫劇有啥看的?如果對方給她最后的回答,她慶幸自己和他還在岸上,趕緊逃之夭夭。她想,那個說買兩臺電視的家伙也好過這廝,至少兩個人一人抱一臺電視,互不干擾,偶爾還會穿插著跑過去看對方的節目。
就這樣,她錯過了花季錯過了女人最好出售的時節。于是她越發向事業方面發展,待房車俱備以后,本以為另一半更容易遇到了,其實卻是越來越難。有一次朋友牽線搭橋,對方聽說她有房有車后直接拒絕相見。人家害怕被別人說成是吃軟飯的,說住老婆房開老婆車,那身份豈不是成了長工?
還有個有房沒車的男人,聽說她一拿到駕照就急于買車,說她太高調。她一直很疑惑,學車不就是為了開車?買車就是高調?她三十好幾拿到車以后,就拉著老媽出去兜風,那感覺很爽。母親還沒有坐過飛機,她想下一個出行工具一定選擇飛機,讓母親把陸地海洋和天空都享受一遍。
她自認是個孝順女兒,就這樣也找不到另一半?買輛車就高調?要是像她的一位朋友,業余時間就研制飛機,那是不是就高得沒處待了?那男生根本攢不下錢,也沒找到媳婦,就喜歡研究航模。她當然不能和母親坐他研制的飛機,她和他注定只能是普通朋友,她知道他不是她的那盤菜。
她覺得喜歡就好,人活一世就按照自己喜歡的去做,不悔。那個說她高調的男人只和她見了一面,她其實相中他了,覺得他面相好,氣質佳。聽他說她買車高調以后,她想,難道真像當初同學說的那樣找個有車的男人?如今她頹廢了,同學繼續鼓勵她,說這種男人就是窮酸鬼,不必太介意。還說男人有車有房是必須的,沒有就讓他一輩子打光棍吧。還說這就像女人的金銀首飾,有可以不戴,但不能沒有。她說男人如果沒有軟件就得有硬件,那樣他在女人這里才不會受硬傷。
最近,她開始過低碳生活,少開車,多走路。她甚至問自己,下次再相親,是不是應該先隱匿自己的房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