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載在《紐約時報》,為了便于國內讀者理解和接受,我采取了意譯的方式,把文章的背景改在了中國,人名也替換為中文名。請勿對號入座。
幾年前我因為工作關系認識了李大力,他在北京當編劇。回想起我們初次見面的情形,就仿佛是愛情喜劇電影里一見鐘情的相親場面,無非是沒有那點“情”。我們帶著各自的太太一起吃飯,友情突如其來,我們一見如故。
從那以后我們已經聚過4次。我們之間的關系有點朋友的意思,但又不完全是。我們彼此都想再加深一點友情,但是生活總在中間作梗。
我們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當你到了三四十歲,會有許多新面孔通過工作、孩子甚至是微博進入你的生活。但是真正親密無間的好朋友,就是那種你在大學時代結識的老友,那種你在危難時第一個想起來的好友,卻越來越少了。
無論你結交了多少朋友,一種宿命的感覺在你心頭縈繞不散:你十幾二十歲結交好友的那個階段已經基本結束了。現在,你只能去結交一些點頭之交,甚至只能稱得上是熟人而已。
而一旦你遇到生活中的重大變故,比如說搬家或者離婚,你就會突然意識到自己是多么缺少朋友。
當這種感覺襲來時,趙珊珊幾乎喘不過氣來。她是北京一家教育基金會的執行董事,幾個月前剛從北京搬到上海。當她準備舉辦自己39歲生日晚宴的時候,盡管她有857個QQ好友、509個微博粉絲,卻發現根本湊不齊一桌客人。她說:“回想人生中各個交友的階段,我發現人生中的大部分朋友都是在高中時代和做第一份工作時結識的。”
羅高是一位在遼寧工作的心理醫生,40多歲離婚以后,他發現自己多年來一直把重心放在事業和家庭上,朋友們都已經淡出了他的通訊錄。羅醫生說:“好像突然之間,老婆就從全家福里消失不見,你發現自己前所未有的孤獨。”現在,羅高已經56歲,他感嘆說:“我就算是去學廣場舞也不可能再去找個女人了,我更愿意認識幾個老哥們,舉起高粱酒,來,整一個唄!”
有心理學家在針對不同年齡人的研究中發現,人越接近中年,所結交的人也就越少,同時和既有朋友之間的關系則變得更加密切。
她認為這是因為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鬧鐘,每到人生的某一關頭,比如說進入30歲的時候,就會鈴聲大作。它提醒人們人生易逝,請停止四處交友,專注于此時此地。她說:“你會開始全心投入在情感上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情上,因此,你不再有興趣參加各種飯局和聚會,而是更愿意把時間花在孩子身上。”
在職場上,由于同事經常變更,人際間的緊密接觸就難以維持。去年,熱播劇《甄嬛傳》的編劇流瀲紫在該劇試播時遇見一位叫作阿珍的女士,在工作中,她們走得很近,幾乎沒多久她們就知道了對方的健身和飲食習慣。當流瀲紫動念想來一杯咖啡提神的時候,都不用她說,阿珍就已經遞過來一杯。
“但是,試播工作一結束,沒有了這種日復一日的接觸,要保持緊密關系就很難了。”流瀲紫說。她們現在也偶爾約個時間來三里屯喝上一杯湯力水,但是在798一起從下午一直漫步到晚上,再一頭扎進南鑼鼓巷酒吧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工作環境里因為競爭的關系而火花四射,所以人們會學著在同事面前隱藏自己的脆弱和怪異。有位教授說:“工作中的友誼總是帶有一種交易的感覺,很難說什么時候交易才會告終,讓真正的友誼得以開始。”
職場要面對的升遷和薪水多寡也很麻煩。左小先生是一位住在北京宋莊的藝術家,他說:“如果你的朋友比你賺得過多或者過少,都會讓人覺得很怪。”最近,他邀請一對很有發展前景的夫婦進入他的圈子,但是很快朋友們就因為這對夫婦談錢成癮而對他們厭惡不已。
如果加進孩子,這筆糊涂賬就更難算了。突然之間,你被一個由家長組成的新朋友圈所包圍,可是這個圈子的情感紐帶最多也只能算是聊勝于無。就像相聲演員郭德綱在天橋的一場演出里說的那樣:“我一整天和一幫帶著孩子的孫子待在一起,但我不會跟這幫孫子組飯局,因為不是我想認識這幫孫子,是孩子們黏在一塊兒了。他們為什么在一起,那是沒溜兒的事兒,純就因為都是小孩兒。”
44歲的貝志城是北京的一名地產商人,他和他的太太與另一對家長由于孩子們的關系成了朋友,當時,兩家的孩子都還是好朋友。但是,后來孩子們絕交了。當兩家人決定在院子里烤串兒的時候,貝先生的兒子說:“我能讓我其他的朋友來嗎?”
外部因素不是唯一的障礙。人過30,人們經歷了交友心態上的轉變,早年間的自我發現變成了自知之明,所以你選擇朋友的眼光變得更挑剔了。2004年出版的《土豪的危機:成年后如何交朋友》一書的作者馬伯庸說:“年輕時交朋友,只是因為一杯青島純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們的桌子抬高了很多。”
現居香港的戰略投資顧問馮唐先生甚至開發出一套挺好玩的百分制朋友打分表,100分是最好的朋友。當新朋友表現得讓他討厭或者沒有忠誠度時,馮先生就在心里為他扣分。他說,10次里有9次,新朋友最終只能得到30分到60分然后滾蛋,也就比熟人好一點點。
馮唐說:“你遇見個不錯的人,但是一旦他們一次不回電話,掉到90分。兩次,立即50分。如果認識的第一個月里就遲到,再扣10分。不過,也有人因為言行得當而得到加分。”
到了人生這個階段,你已經遭遇過許多令人厭倦甚至是失敗的人際關系,開始努力承擔起責任,認真經營工作、家庭和既有的朋友關系。所以,你對傾心結交新朋友這件事變得更加謹慎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