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后生到寺中求教方丈,談起世態(tài)炎涼,感慨道:“大師,人與人之間為何不是爾虞我詐,就是虛偽以對,實在沒意思。請問這是為什么?我該如何對待呢?”此時,恰聞樹上鳥在啼鳴。繼而,有鳥糞落下正粘于后生的身上。
后生指鳥怒叱:“該死的東西,沒長眼睛!” 善哉善哉!”方丈言道,“施主,看看你伸出的手,道理就在其中。” 后生看著自己伸出的手----食指指向樹上的鳥,大拇指指向天空,中指、無名指、小手指則很自然地指向自己。
看著后生納悶,大師解釋道:“你瞧,你指責鳥兒的手形,意味著---指責別人,自己首先要承擔三倍的責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人情世故就不再是你看到的這個樣子。
至于那個指向天空的大拇指,則意味著還有一些事情是誰也沒想到的,而且也說不清楚,于是只好由上天來裁決。” 方丈望著樹上啼鳴的鳥兒,接著說:“鳥兒是無辜的,因為樹木本來就是飛禽棲息之處,有鳥糞落下是很自然的事,怪只怪我們站錯了地方。世間萬物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是與非、好與壞,所以也沒必要凡事都分個高低、爭個勝負,退一步海闊天空。”
世事本無是非,是自己的分別心而劃出是與非。
要想建立一種超然的無分別心,達到開悟,就要放下自我,達到消融自我的境界。這個過程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第一,自我肯定;第二,自我成長;而第三,就是自我消融。這也可以稱為人生現(xiàn)實觀,因為這是以最根本的現(xiàn)實為基礎的修行。
慧心感悟:
同樣我們也要經(jīng)歷3個過程——
第一,放下自我的固有判定,以空杯的心態(tài)去學習,慢慢成長最后達到自我肯定。
第二;做到了自我肯定的基礎上,我們就要去自我成長,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
第三;提升自我能力的基礎上,我們就要把學到的知識,去運用到實踐中,做到知行合一,心知合一。如果不自我消融,我們學到再多的知識,也是一堆美麗的垃圾。
上一篇:烏龜?shù)鸟R甲
下一篇:缺席的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