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出永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永遠不被別的公司淘汰,就必須心無旁鶩,像打井一樣,自始至終認定一個位置挖下去,這樣挖得越深,水也就越甜。
1988年,在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上班的王文京給遠在江西老家的父親打了一個電話,說自己要辭職下海辦實業,王文京的父親以為聽錯了,在電話里問王文京:“是我聽錯了還是你吃錯了藥?能在國務院上班,這是多少人做夢都希望的,你卻要放棄。”
認為王文京吃錯藥的不只是他的父親,還有王文京的許多朋友和領導,他們都勸王文京要三思而后行,能在國務院里上班,前途肯定是無法估量的,弄不好過了幾年就成了一名有頭有臉的政界人物。可是王文京卻是認定了一條路就一定要走到黑,不但不接受領導的挽留,還在辭職之后把所有的關系都轉到了居委會,成了一名待業青年。
成了待業青年的王文京辦的第一件事,就是以待業青年的身份申請了個體工商戶,并且注冊成立了“用友財務軟件服務社”。服務社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王文京,一個是和他一同辭職的好朋友蘇啟強。兩個人既是領導又是員工,白天跑業務,晚上設計軟件,就這樣憑著借來的5萬元錢,開始一步一步地往前走。
用友財務軟件公司的發展非常神速,王文京手里擁有的資金也由開始的用萬計算到現在的用千萬計算,甚至用億計算。王文京開始著手自己公司的多元化投資,房地產成了他首要的考慮方向,緊接著就是餐飲服務業、旅游業,一個一個產業投進去,一家一家分公司辦起來。
可是這些產業卻沒有讓王文京嘗到什么甜頭,他發現有些錢只能是看著別人賺,真正等到自己去賺的時候,才發現里面的難處。王文京發現自己除了開發財務軟件是強項,并且在自己可控制的范圍之內,其他的行業都像進了爛泥田一樣,自己怎么用力也很難抬起腳來快步行走。更可怕的是精力過于分散,主業的軟件開發開始受到影響。
想到自己的主業軟件開發的競爭力下滑,最后有可能退出市場,王文京才感覺到可怕。他決定放棄多元化投資之路,并且快刀斬亂麻,把自己所有投資的產業都處理掉,只專心于做自己的財務軟件。他想到自己讀大學時看過一篇文章,文章中說一個人精于一件事,或讀懂一本書,這一輩子都受益無窮,因為只要精于一件事,你就具有這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就能夠比別人干得更漂亮。
王文京只留下用友財務軟件公司,其他的企業都轉讓出去了,為了能夠快速轉讓,就是虧本他也賣,他說長痛不如短痛,他不想再把精力分散在那些自己沒有把握的事清上,他想凝聚所有的力量做好自己的財務軟件。
今天,王文京的用友財務軟件還是牢牢地占據著中國財務軟件的老大哥的地位,并且成功上市。王文京所有的錢都用于財務軟件公司的運營發展和回報社會,其他的產業再好,他也不投資。他說,他這一輩子就只做財務軟件這一件事情,因為要把這一件事情做好,做出永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永遠不被別的公司淘汰,就必須心無旁鶩,像打井一樣,自始至終認定一個位置挖下去,這樣挖得越深,水也就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