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阜陽市委宣傳部、市禁毒辦聯合出品的微電影《無法觸碰》,在風行、騰訊、愛奇藝等網站發布視頻后,立即受到全國網友的廣泛好評,該劇的制片人正是阜陽籍80后新銳電影人韓陽。
2006年,韓陽到北京上大學。那時在他眼中,家里條件比他好的、學習成績比他好的、比他長得帥的同學都太多。他猛然感覺到自己很渺小,自卑感油然而生。他心里明白,在北京的消費很高、競爭壓力也非常大,只有狠下心來體驗什么是苦才能有出頭之日。于是,韓陽選擇周末到市內打工。他給酒店端盤子、在理發店做洗頭工,在健身房做會籍顧問最苦的,要數給企業和超市發傳單。烈日炎炎下,他和同伴一起每人抱一摞沉重的單子,在小區住宅樓一層一層往上爬,把一張張單子塞進一個個門縫里。有時候,還要面對一些住戶的呵斥驅趕。一天下來,韓陽發2000份傳單,喝了6瓶礦泉水,才掙50塊錢。但韓陽知道,這不是他熱愛的工作,他完全是在體驗人生的苦難。他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一次偶然的機會,韓陽在一位同學的建議下來到了北影廠,廠院里全是參天大樹,順著小路走到那棟火紅磚的房子,韓陽看到了夢想的起點。
進入影視圈初期,韓陽主要負責給演員拍casting(見組資料)照片,選上誰就通知這些演員約好時間集合到片場。導演跟演員溝通后,韓陽作為中間人傳達,導演在那兒拍,韓陽就在一邊看著學。每天,韓陽都是凌晨兩點回到住宿的地方,早上四五點鐘就要去接通告,跟演員溝通時間、價錢、檔期。戲拍完了,合作的演員也都成了韓陽的好朋友。一年后,韓陽正式走進戲場作為副導演參與拍戲。他協助導演全面指揮調動,并負責拍攝前演員選角籌備,后期跟隨導演配合為影片剪輯配音把關,成片后進行多媒體宣傳和維護客戶關系。片場外韓陽也負責公司的商務客戶談判、制作成本融資引進和影視產品贊助商拓展。
經過眾多影視作品的洗禮,韓陽的夢想漸漸清晰,他想做一位會拍戲的制片人。因為導演是藝術創造者,制片人才能決定電影的題材、走向、真正的質量。一個有良心的制片人,不是僅僅把電影當商品來做。韓陽希望做一個優秀的制片人,配合導演把整個電影價值最大化,藝術最大化。在《無可觸碰》里,美術場景道具全是韓陽設計并買來的。他對工作難度表示沒有壓力,唯一的壓力是不能讓老鄉失望。韓陽說:安徽,是生我養我的家,我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地回來,拍更多宣傳家鄉故事的作品!
上一篇:蒼耳心
下一篇:兩起論殺案·對向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