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在哈佛心理學系幾乎人所共知:
好多年前,有人要將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賈金斯走過去管閑事,想要幫那個人一把。
那人說:“你應該先把木板頭部鋸掉再釘上去。”于是,賈金斯找來鋸子,但是還沒有鋸到兩三下又撒手了,說要把鋸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銼刀。接著又發現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可砍樹又得先磨快斧頭。
磨快斧頭需將磨石固定好,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撐磨石的木條。制作木條少不了木匠用的長凳,可這沒有一套齊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賈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不見他回來了。
后來人們發現,賈金斯無論學什么都是半途而廢。他曾經廢寢忘食地攻讀法語,但要真正掌握法語,必須首先對古法語有透徹的了解,而沒有對拉丁語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學好古法語是絕不可能的。
賈金斯進而發現,掌握拉丁語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梵文,因此便一頭撲進梵文的學習之中,可這就更加曠日費時了。
賈金斯從未獲得過什么學位,他所受過的教育也始終沒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輩為他留下了一些本錢。他拿出10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造煤氣所需的煤炭價錢昂貴,這使他大為虧本。于是,他以9萬美元的售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一次又不走運,因為采礦機械的耗資大得嚇人。因此,賈金斯把在礦里擁有的股份變賣成8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制造業。從那以后,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
他戀愛過好幾次,可是每一次都毫無結果。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鐘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跡。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遁了。兩年后,當他認為問心無愧,可以啟齒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一個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個妹妹的姑娘。可是,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個也沒談成功。
賈金斯一直在困惑著,他之所以困惑,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的失敗是朝三暮四所導致的。 我們首先要認識自己,包括優點和缺點,才能知道自己該怎樣掌握人生。
智慧點睛
每一天,我們都可能遇到對自己的人生和周圍世界不滿意的人,在這些人當中,有95%的人沒有朝著一個方向努力。也就是說,這些人之所以整天抱怨,是因為他們每天都是漫無目的地生活著,絲毫不清楚自己最合適做什么,該去做什么。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必須克服朝三暮四的毛病,培養做事專一的品質。
這是哈佛心理學教授對學生們的告誡,他們認為意志力薄弱是導致人生悲劇收場的主要原因。我們在閱讀之余,能否也問一下自己:我也是賈金斯這樣的人嗎?
上一篇:馬路殺手
下一篇:為什么大部分人喜歡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