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社會心理學教授羅伊說過一個發人深省的心理故事:
從前有一個富翁,他有3個兒子,在他年事已高的時候,富翁決定把自己的財產全部留給3個兒子中的一個??墒?,到底要把財產留給哪一個兒子呢?富翁于是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要3個兒子都花一年時間去游歷世界,回來之后看誰做了最高尚的事情,誰就是財產的繼承者。
一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3個兒子陸續回到家中,富翁要3個人都講一講自己的經歷。大兒子得意地說:“我在游歷世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把一袋金幣交給我保管,可是那個人卻意外去世了,我就把那袋金幣原封不動地交還給了他的家人。” 二兒子自信地說:“當我旅行到一個貧窮落后的村落時,看到一個可憐的小乞丐不幸掉到湖里,我立即跳下馬,從湖里把他救了起來,并留給他一筆錢?!比齼鹤营q豫地說:“我,我沒有遇到兩個哥哥碰到的那種事,在我旅行的時候遇到了一個人,他很想得到我的錢袋,一路上千方百計地害我,我差點死在他手上。可是有一天我經過懸崖邊,看到那個人正在懸崖邊的一棵樹下睡覺,當時我只要抬一抬腳就可以輕松地把他踢到懸崖下,我想了想,覺得不能這么做,正打算走,又擔心他一翻身掉下懸崖,就叫醒了他,然后繼續趕路了。這實在算不了什么有意義的經歷?!?/p>
富翁聽完3個兒子的話,點了點頭說道:“誠實、見義勇為都是一個人應有的品質,稱不上是高尚。有機會報仇卻放棄,反而幫助自己的仇人脫離危險的寬容之心才是最高尚的。我的全部財產都是老三的了?!?/p>
智慧點睛
假如出現某種情況,你在憎恨別人時,心里總是憤憤不平,希望別人遭到不幸、懲罰,卻又往往不能如愿,一種失望,莫名煩躁之后,使你失去了往日那輕松的心境和歡快的情緒,從而心理失衡;另一方向,在憎恨別人時,由于疏遠別人,只看到別人的短處,言語上貶低別人,行動上敵視別人,結果使人際關系越來越僵,以致樹敵為仇。你“恨死了”別人,這種嫉恨的心理對你的不良情緒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今天記恨這個,明天記恨那個,結果朋友越來越少,對立面越來越多,嚴重影響人際關系和社會交往,成為“孤家寡人”。在遭到別人傷害,心里憎恨別人時,不妨做一次換位思考,假如你自己處于這種情況,會如何應付?當你熟悉的人傷害了你時,想想他往日在學習或生活中對你的幫助和關懷,以及他對你的一切好處,這樣,心中的火氣、怨氣就會大減,就能以包容的態度諒解別人的過錯或消除相互之間的誤會,化解矛盾,和好如初。這樣,包容的是別人,受益的卻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