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山區有一個地方叫胡家岙,自清末以來就以m勤勞能干的保姆著稱。那一帶山深路險,土地貧瘠,山民們生計艱難,當地婦女大量外出,到沿海一些富裕地方當女仆、保姆。
胡林香,胡家岙小溪村人,家境十分貧寒。她20歲那年丈夫在出山賣柴途中失足墜崖身亡,當時她已有身孕,但因過度的悲傷和操勞而不幸流產。她孤苦伶仃地在家熬了兩年后,終因生活所迫,不得不走上外出給人家當保姆的路。
她的第一個東家是浙東某市的一個大富商,她在他們家一待就是10年,帶大了富商家的一個小姐和兩個少爺。胡林香向己沒有兒女,她將自己全部的感情都給了這3個孩子,給他們分別起小名叫大林、二林和小林,對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她的勤勞能干和忠誠也贏得了富商夫婦的信任,把她當做家中的一員看待。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地過著,到解放前夕,富商夫婦突然決定要舉家逃往臺灣。臨走前他們與胡林香商量,請她留下來保管一批財物,說此去吉兇難料,他們要在家鄉準備一條退路,萬一將來有什么意外,也好回來靠著這批財物重振家業。他們留下的財物包括大量的銀元、金條和一些珍貴的珠寶首飾。
胡林香含淚接受了東家的重托,她發誓為了大林姐弟,自己就是舍命也要守住這些東西,絕不讓它們有絲毫的損失。
富商一家走了,胡林香守著那座深宅大院痛哭了一場。后來她記起了東家的重托,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相信自己只要守住了這些財物,就會有重見孩子們的那一天。于是,她用厚實的布做了一條寬腰帶,將那些珠寶首飾都密密地縫在腰帶里,再緊緊地捆在自己的腰問。那批銀元和金條她分成幾次悄悄地運回胡家岙,全都埋在自家房中的床鋪底下。
藏好了那些珍寶財物后,她在東家整整等了9年。她節衣縮食,每天一有空閑就坐在門口向東眺望,口中反反復復地念叨:“大林二林小林,你們在哪里呢?”有好心人勸她再找個婆家,不要太苦了自己,她謝絕了;也有人勸她再出去投一個東家,她也謝絕了。她在一心一意地等著大林姐弟們引來。直到后來她自己的積蓄全都用完了,為了不動用東家托管的財物,這才不得不鎖上家門,又一次走上了外出給別人當保姆的路。
她的第二個雇主是浙東某軍分區一個姓周的參謀。正巧軍分區司令部就設在原來富商家的那個大院里,胡林香因為思念孩子,又走進了那個大院,在周參謀家當了保姆。
她在周參謀家整整待了28年,周參謀從軍分區參謀一直升到軍分區的司令,其間多次調動搬家,夫婦倆一直舍不得讓胡林香走。她帶大了他們的5個孩子,接著又幫著帶周司令的兩個孫女。28年來。她只求周司令辦過一件事,就是托人照顧好她的家,她說自己以后還要回胡家岙去,別讓人毀了她的那兩間茅屋。
1988年,周司令退休要回青島,夫婦倆一再勸她一起走,到青島去共度晚年,說青島是個養老的好地方。但是她卻一直在思念著大林姐弟,一直沒有忘記富商夫婦臨走時的重托。她謝絕了周司令夫婦的盛情邀請,說自己要留下來等大林姐弟們回來。不見上他們一面她死不瞑目。
周司令一家走后,她回到了胡家岙,用幾十年的積蓄翻蓋了她家的那兩間茅屋,因為茅屋已經相當破敗,她怕倒塌會危及埋藏在屋里的那些財物的安全。
翻蓋好房屋后她又在家中等了3年。此時她已經72歲高齡,多年的積蓄都已經在翻蓋房屋及后來的幾年中用盡,于是她決定回到軍分區大院的附近。那里是大林姐弟們的家,她堅信只要他們回來,就肯定會到大院里去,自己只要在那里等著,就一定能夠和他們重新相見。
軍分區大院的門口依然筆直地站著兩個哨兵,進出大院的人和車輛也仍然川流不息,但是時過境遷,已經沒有人認得她就是幾年前周司令家的保姆了。
此時她除了腰中纏著的那些珠寶外,已經身無分文。白發蒼蒼的她再也不可能去給人家當保姆,為了維持生活,她只得一手拄著竹竿,一手拿著一個壓扁了的飯盒,過起了乞討的日子。
她在那里一坐又是5年。5年來,她不顧嚴寒酷暑,天天像石雕鐵鑄般地坐著,盼著3個孩子歸來。無論什么時候,走近她身邊的人都會聽見她在反反復復地念叨:“大林二林小林,你們在哪里呢?”時間一長,大家都說她瘋了,想孩子想出病來了。哪有正常人在那里一坐就是5年,而且每天反反復復就只有這一句話的呢?1996年7月里的一天,她突然感到身體不適,隨后就暈倒在大院的門外。軍分區里的人趕緊將她抬到醫務室搶救,醫生發現她的情況很危險,一邊對她采取了必要的急救措施,一邊松開她的上衣準備做進一步的檢查。不料多年的警覺讓她突然驚醒過來,隨即雙手緊扼腰間,拒絕醫生對她再做任何檢查。醫生勸她,說她的病情危急,如不配合救治恐怕有生命危險。她聽后流下了眼淚,自己也覺得體力不支,恐怕難以維持。于是她取出了周司令留下的電話號碼,請醫生交給軍分區首長,說自己是當年周司令家的保姆,有重要事情要與周司令面談,請首長趕緊與青島的周司令聯系。
軍分區首長接到報告后相當吃驚,一邊指示盡全力搶救,一邊撥通了青島周司令家的電話。周司令接到電話后更加吃驚,立即搭乘最快的航班,連夜趕到胡林香的身邊。
周司令握著胡林香的手聽完了她斷斷續續的一番話后,又是驚奇又是感動。想不到這個當了一輩子保姆的貧苦女人竟是如此仁義和守信,五十多年守著這么大的一筆財富,哪怕是窮到以乞討為生也分文未動。他這才明白了她臨終前千里迢迢叫他來的用意。于是他恭敬地彎下腰,在她的耳邊輕輕地說:“胡大姐,你放心,我都聽清楚了,現在你準備怎樣處置這些財物呢?”
“我等了他們一輩子,看樣子他們是不回來了……將這些東西都捐出去,修一條胡家岙到山外的公路……我丈夫當年就是在山上摔死的……胡家岙的人太苦,給他們修一條路……”
周司令親自執筆記錄,他含著眼淚對她說:“你放心,我向你保證親自去辦好這件事。你還有什么話要對我說?”
“把我的墓修在公路邊上……”她的聲音越來越弱,“我要在路邊……等大林他們回來……”
胡林香老人去世后,她保管的那些遺物經銀行收購以及拍賣,共售得現金5800多萬元。
2002年10月,胡家岙通往山外的公路正式通車。遵照老人的遺愿,她的墓就修在公路起點的山坡上,墓前立有兩塊石碑,正面的墓碑上刻著:“老保姆胡林香之墓”,落款是“胡家岙百姓敬立”;側面的碑上刻著老人幾十年來反復念叨的那句話:“大林二林小林,你們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