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哪一點不如他?她真是鬼迷心竅!總有一天會后悔的。”
在一陣近乎狂風(fēng)暴雨似的投訴之后,他咬牙切齒地說。
聽他形容那個橫刀奪愛者,確實,都不如他。他學(xué)歷好,才華洋溢,談吐優(yōu)質(zhì),長相俊美,收入豐厚,家世背景也沒得挑。
他無法相信,自己竟然被拋棄了。
談過戀愛的人,總會明白,人總有些隱諱的難搞部分,自己渾然不覺,只藏在親密愛人才會看到的角落。
感情,有某個部分如同就業(yè)市場,一個好條件的人,可以有比較多的面試機會。但有時,你所愛的人,在千挑萬選或千思萬慮之后,并不能夠廣納精英,只想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人。最后的抉擇,并不是全然理性的,你若合TA的條件,卻不貼TA的心,也還是要對你說抱歉了。
到最后,人們要找的或許不是一個最好的人,而是一個最適合的人。
誰說我們最喜歡的人一定最優(yōu)秀呢?心不是以理性為衡量、以客觀為標(biāo)準(zhǔn)的。
就好像一個有許多孩子的母親,她最愛的未必是最優(yōu)秀的。也好像你家養(yǎng)的寵物,你有3只狗或5只貓,那只與你最投契的,也未必是最聰明或身價最高、品種最純的。
我們終其一生,內(nèi)心里都在尋找一個“最適合的人”。
有些人很幸運,很早就找到了。有些人很不幸,一輩子沒找到。所以他認(rèn)命了,就算身邊的人不適合,他也還是會安穩(wěn)窩著。
有些人,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身邊已經(jīng)有人,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的是另外一個。
我也曾經(jīng)聽過不少堅持“遵守先來后到法則才是做人道理”的人,堅持著“先占者優(yōu)勢”,抱怨“第三者”破壞了其愛情或婚姻。
但愛情并不是道德。愛情是一種感覺。只看它是否強烈到一個人的理智不能抵擋。它是心的本能。如果你愛的人,沒有把心里的位置空出去,那人如何能夠在你愛的人心里占有一席之地?
TA在講感覺,你還在跟TA論道理?對一個心已經(jīng)不想棲息在你身邊的人來說,你講再多的道理,都是噪音了。
萬萬不要等到這個時候,才想要挽回些什么。就算你萬般有理地打贏了辯論賽,還是輸了。愛情不是靠道理爭來的。
我們必須承認(rèn),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人,可以值得用命來愛、終生來愛,只是有沒有遇上而已。
一個最適合的人,換一句簡單的話說,就是一個會讓你感到溫暖的人,感覺到活著還能燃燒一點熱情的人,這一輩子如果沒有你,一生遺憾的人;讓你深知這一輩子再怎么空白,至少還有你,能夠愛你就是幸福的人。
如果你愛一個人,你一定要在TA對你仍有愛的時候,當(dāng)TA的好情人。條件好的人,未必是好情人。先來占位子的,也未必是好情人。
什么是好情人?經(jīng)典里說,信、望、愛。我的白話解釋如下:
使TA相信自己愛你也相信你愛TA;使TA對于和你一起走過的將來滿懷希望;使TA相信TA愛上你,就忘了空虛或不圓滿;男女皆然。TA需要你的溫柔、需要感覺到愛、需要對你有一點點佩服、需要擁抱、需要溫度、需要如魚得水的自在;TA需要你,不是因為你的功能齊全,而是TA的內(nèi)心渴望不斷呼喚,呼喚你,擁著你,TA面對絕美的景致,才不覺空虛。
下一篇:換種思路收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