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僅距一街之遙,卻終生沒有見面,只是以書信的方式相愛著……
你能夠相信有一種愛是超越一切,絕無雜質,高尚美好,不用見面的嗎?偉大的音樂家柴可夫斯基和富有的遺孀梅克夫人在書信中相戀,用飽含深情的墨水相互擁有,僅距一街之遙,卻終生沒有見面。他們用如此神奇的克制力和高貴的情操譜寫了一曲偉大的絕世之戀。
1876年冬天,梅克夫人在俄國著名鋼琴家魯賓斯坦的家中聽到了一首令她激動不已的樂曲,她幾乎在這深刻的音樂中淪陷,魯賓斯坦告訴她,這是柴可夫斯基的《暴風雨》。
梅克夫人出身高貴,并嫁給了同樣是貴族的梅克先生。梅克先生去世后,給她留下了一大筆財產和12個孩子,梅克夫人狂烈地熱愛音樂,并資助過很多貧窮的音樂家,當她聽說了柴可夫斯基悲慘的身世也領略了他不凡的才華的時候,她決定資助他,每月提供六千盧布給他,希望他能創作出動人的交響樂作為交換,還有一個條件是,兩人終生不見面。
當時的柴可夫斯基正經歷了一場傷感的戀情,他的初戀,法國女歌唱家阿爾托背叛了他們的愛情,嫁給了波蘭一名歌唱家,這段感情的失敗讓本來就窮困潦倒的柴可夫斯基雪上加霜,一蹶不振。梅克夫人要資助他的消息仿佛是從天而降的一根救命稻草,柴可夫斯基感到溫暖和感動,他辭去了窮教師的工作,專心致志地創作。對于梅克夫人的資助,他有些不安和羞愧,梅克夫人用書信的方式安慰他、鼓勵他,給他點燃了一盞不滅的心燈。柴可夫斯基發誓不讓梅克夫人失望,一定要創作出更加偉大的音樂來報答她的這份恩情。
1877年,柴可夫斯基的學生安東尼娜以自殺為要挾嫁給了他,這段婚姻剛開始就讓柴可夫斯基感到了嚴重的不適,得了神經衰弱癥的他毅然地離開了妻子。這個時候,梅克夫人以一種母性的關懷去開導他,柴可夫斯基也傾訴了自己對梅克夫人的感激和愛慕,兩個人以這樣一種超越時空的方式相愛了。
這位看不見的天使在精神上一直支持著柴可夫斯基,他靈感如泉涌,專門為梅克夫人寫了一首《第四交響曲》,這部樂曲在彼得堡首場演出,魯賓斯坦指揮。梅克夫人當時正生著病,但還是趕來了。樂譜的封面題著“獻給我最好的朋友”。《第四交響曲》出版后,梅克夫人彈奏這個曲子,如癡如醉地長達40多個小時,她終于控制不住向他吐露隱藏在心底的秘密:“我愛你勝過其他任何一個人;我珍惜你勝過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你可知道,當你和妻子關系不好,我竟暗自高興。為此我曾責備自己,不相信自己喪失了理智。然而我不能駕馭自己的感情,它不受我支配。我恨那個女人,因為她不能使你幸福,但如果你和她很幸福,我將百倍地恨她。”柴可夫斯基讀了這封感情狂熱的信后,回信說:“我寫出的每個音符都是獻給你的。我在工作的時候,總覺得有你伴隨在我身旁,我一次次地問自己,這些章節會不會使你中意?這些旋律能不能使你感動?因此,我的作品除了你不能獻給任何人。”
雖然如此狂烈的愛情撞擊著兩個人的心靈,雖然他們只有一街之隔,但是他們還是保持了這種約定沒有見面,因為他們都明白,這是一種偉大的超越世俗的愛,一旦見面,所有的美好都會破滅,淪于物質和肉體的性愛是違背他們的初衷的。就這樣,在永不見面的愛戀中,他們走過了13年,這13年柴可夫斯基的創作達到巔峰,他創作了第四、五交響曲以及歌劇《黑桃皇后》《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等流芳百世的音樂作品。
1890年,正當柴可夫斯基如日中天地要去美國巡回演出的時候,梅克夫人寫信告訴他,說自己的財務出現了一些問題,沒辦法繼續資助下去,他們的關系必須結束了。這封信猶如晴天霹靂,他不斷地想:她對你的音樂和你已經厭倦了。帶著這樣沮喪的心情,他在美國受到了偶像一樣的追捧,可是這一切對他來說,都莫如挽回梅克夫人值得。取得了成功的柴可夫斯基其實已經不需要物質的饋贈,他重視的是這份感情,他寫信說:“如果不是有了你的友誼和同情,我一定會發瘋且毀滅。”其實他并不知道,梅克夫人因為財務問題被子女們強迫停止跟柴可夫斯基的交往,為此,梅克夫人精神崩潰,住進了瘋人院。與梅克夫人失去聯系之后,柴可夫斯基也全面崩潰,他創作出了《悲愴交響曲》,這是他的最后一部作品,當時俄國正發生霍亂,柴可夫斯基在喝了一杯遭污染的水之后,長眠不醒。在柴可夫斯基生命的最后時刻,他把自己關閉起來,親人們聽到他極其痛苦地反復呼喚著梅克夫人的名字。
一年后,梅克夫人在精神病院去世,去世前,她穿上了第一次聽柴可夫斯基《暴風雨》時穿的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