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欧美_性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_91caoporn超碰最新地址_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资源网_欧美视频精品_91嫩草精品_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97_中文字幕在线2018_久久久综_a级免费毛片_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_国产无遮挡又爽又黄的视频_欧美激情二区三区_久久天天_色老头一区二区_三级网站免费_91探花国产综合在线精品_精品日韩中文字幕_精品中文字幕在线_日韩美女在线视频

歡迎訪問散文集文學網!

2023年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

故事會 分享 時間: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點贊

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一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小雅?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時務軒?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小雅?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時務軒?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三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小雅?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時務軒?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四

岳麓書院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很高興能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這里就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塊“千年學府“的匾呢,是今人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岳麓書院之所以被稱為“千年學府“,是因為,在北宋時期,統治者實行“偃武息文”政策,鼓勵民間辦學,于是,書院的教育功能凸顯,成為與官學、私學并存的一種新的教育制度。當時最著名的書院有河南應天書院、河南嵩陽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和湖南岳麓書院。而其中又只有岳麓書院延續辦學千年,直至今日發展成現代的大學——湖南大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千年學府濃郁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臺呀,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南宋乾道年間,著名理學家朱熹應岳麓書院山長張栻的邀請,在岳麓書院講學時,常常很早的時候就爬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呢,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大家再隨我往前走。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塊匾,是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是出自《左傳》,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用現代漢語解釋一下呢,就是說,湘楚大地人才眾多,岳麓書院這里尤為興盛。 正好是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也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

第一文庫網 ,所有又被稱為“忠孝廉節堂”。

講堂共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又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一位我們湖南籍的叫做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和壯大的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陳頤、陳顥兩兄弟,集大成者是朱熹。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啊,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而朱張會講,也開創了中國書院會講制度之先河。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游覽呢,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謝謝大家。歡迎下次有機會再來岳麓書院游覽。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五

岳麓書院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很高興能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這里就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塊“千年學府“的匾呢,是今人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岳麓書院之所以被稱為“千年學府“,是因為,在北宋時期,統治者實行“偃武息文”政策,鼓勵民間辦學,于是,書院的教育功能凸顯,成為與官學、私學并存的一種新的教育制度。當時最著名的書院有河南應天書院、河南嵩陽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和湖南岳麓書院。而其中又只有岳麓書院延續辦學千年,直至今日發展成現代的大學——湖南大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千年學府濃郁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臺呀,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南宋乾道年間,著名理學家朱熹應岳麓書院山長張栻的邀請,在岳麓書院講學時,常常很早的時候就爬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呢,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大家再隨我往前走。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塊匾,是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是出自《左傳》,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用現代漢語解釋一下呢,就是說,湘楚大地人才眾多,岳麓書院這里尤為興盛。 正好是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也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

第一文庫網 ,所有又被稱為“忠孝廉節堂”。

講堂共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又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一位我們湖南籍的叫做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和壯大的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陳頤、陳顥兩兄弟,集大成者是朱熹。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啊,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而朱張會講,也開創了中國書院會講制度之先河。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游覽呢,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謝謝大家。歡迎下次有機會再來岳麓書院游覽。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六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小雅?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時務軒?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七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觀游覽,很高興能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岳麓書院導游詞。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就是岳麓書院的前門了。請大家抬頭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及睢陽書院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從岳麓書院的這幅平面圖上,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和祭祀。

這里是赫曦臺,赫曦臺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朱熹在岳麓書院講學的時候,常常很早就爬起來跑到岳麓山頂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栻就在這里修了一個臺,取名“赫曦臺”。

沿著中軸線,我們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岳麓書院”這塊匾,是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了“忠孝廉節”四個大字所以又稱“忠孝廉節堂”。

講堂內共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最里面的這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我們湖南籍的一位叫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壯大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程頤、程顥兩兄弟。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謝謝大家!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八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小雅?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時務軒?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九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6?1小雅?6?1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6?1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6?1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6?1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6?1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6?1時務軒?6?1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6?1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十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您們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我非常榮幸能夠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我將盡力使大家通過的講解,對岳麓書院的歷史、書院的文化內涵有一定的了解,不足之處還請大家多提寶貴的意見。

(岳麓書院大門口)

岳麓書院位于岳麓山的清風峽口,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位置主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請大家往上面看,有一塊“千年學府”的匾,為什么岳麓書院有“千年學府”之稱呢?原來,岳麓書院從潭州(現在的長沙)太守朱洞創建于宋太祖開寶九年,也就是公元976年,距今已經來1020xx年的歷史了,所以有千年學府之稱。上面大家所見到的這塊匾是1986年岳麓書院舉行1010周年慶典時,湖南大學長沙校友會贈送給岳麓書院的,這四個字是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

經過一千多年歷史的發展,沉積在岳麓書院各種建筑之上的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今天的岳麓書院更加充滿了文化的魅力,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千年學府濃厚的文化氣息吧!

(岳麓書院平面示意圖前)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有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這些建筑都位于中軸線上,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在中軸線的兩側主要是齋舍和祭祀的專用實祠堂,這種布局體現我國儒家思想文化中尊卑有序、等級有別、主次鮮明的社會倫理關系。

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此外還有活動區和生活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我們講解的重點放在赫曦臺、講堂及御書樓等處。

(赫曦臺上,“壽”、“佛”字前)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的意思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當年,朱熹應著名的理學大師張栻的邀請,千里迢迢的從福建省的崇安來到長沙岳麓書院講學,在長沙停留了兩個多月,清晨的時候,朱熹常常和張栻一起登上岳麓山頂看日出,每當見到旭日騰空,霞光萬丈,山川市井,萬物一切都沐浴在朝陽中的時候,便激動不已,拍手道:赫曦!赫曦!,于是便將他們觀日出的這個地方定名為“赫曦”,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不知道大家是否已經注意到了赫曦臺內壁兩側的兩個大字:“壽”、“佛”?關于這“壽”和“佛”這兩個字還有一個傳說。

在唐代,每年的鄉舉考試后,放榜的第二天,州縣的長官都要為得中的舉子舉行宴會 ,名為鹿鳴宴,因為在宴會上要歌唱《詩經?6?1小雅?6?1鹿鳴》而得名,這一傳統一直沿襲到了明清;重返鹿鳴會,是指參加鹿鳴會的舉人在六十年后再次赴宴。能夠重返鹿鳴宴的人是少之又少的,在岳麓書院的歷史上,以山長的身份重返鹿鳴宴的,羅典是第一人,這個傳說便發生在羅典重返鹿鳴宴的這一天。

這一天,書院格外熱鬧,達官貴人、名門望族都前來道賀,并且吟詩作賦一顯自己的才華。正當大家正在樂著的時候,一個乞丐模樣的老道想進來 ,守門的人攔也攔不住,老道來到廳堂,向羅典打了一揖首,說道:“眾位施主,貧道也來湊熱鬧”。眾人見他這模樣,都看不起他,想戲弄他一下,叫他寫幾個字來看看。老道聽了,知道這不是容人之地,一把就捉起堂前的掃把,沾了些黃泥,瞅準赫曦臺上的一面白墻,刷!刷!就是兩筆,寫下了一個丈余高的“壽”字。眾人看得目瞪口呆,半天說不出話來,當回過神來的時候,老道已不知所蹤了。再看這字,健筆如飛、力透骨肌,知道這定非凡人所能為,羅典后悔不已,托人四處去尋找這老道士的下落,但還是無法找到。為了彌補過失,同時也為了對稱,羅典便親自在對面的白墻上補寫了一個“福”字,是一筆寫成的,但這個福字的筆力就無法與“壽”字相比了。

大家再看這個“壽”字有點像什么?是不是有點像龍蛇纏繞在一起,不是“藏龍”的意思嗎?而那個“福”字則有點像猛虎下山,意為“臥虎”之意,兩個字合在一起,也就是在暗示著岳麓書院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請大家往前走,看一下赫曦臺的全貌。赫曦臺在古代實際上是一具戲臺,現在臺前臺后的壁檐上,還有不少戲曲故事的堆塑,造型別致、形態自如,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赫曦臺同時也是清代書院學子們進行課余文化活動的一個場所,看來,古代的學生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只會搖頭晃腦苦讀詩書,而不懂得娛樂。

(大 門)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岳麓書院的大門,原先的大門在江濱牌樓路一帶的,舊稱“中門”,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大門建于明代,清代同治年間進行過翻修,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的結構,五間硬山頂。

在北宋第二個皇帝宋真宗執政以前的幾十年間,由于國家動蕩不安,所以官府無暇去興辦學校,所有學校都是私人開辦的,宋真宗執政以后,國家比較安定,于是采取了重文的政策,他聽說岳麓書院的辦學很不錯,又聽說山長周式以德行著稱于世,于是便召見了周式并準備留他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著岳麓山院,堅拒不從,真宗被他的精神所感動,就親賜了“岳麓書院”四字及經書等物,岳麓書院從此名聞天下,求學者絡繹不絕,成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大家請抬頭看一下大門上面的匾,“岳麓書院”原匾在抗日戰爭中被日機飛機所炸,現在大家所看到的是1984年復制的。

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出自《左傳?6?1襄公二十六年》原句是:“雖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6?1泰伯》“唐虞之際,于斯為盛”。據說“惟楚有材,于斯為盛”原本是付對聯的上聯,因為出得太好了,無人能對得出下聯,后來有人發現,兩句一拆開也可以成為一付對聯,而且也對得挺好的,所以就一直是這兩句了。這一付對聯也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現在大家所見到的這對聯也是1984年依照照片復制的。

請大家看安放在大門兩旁的這一對漢白玉石鼓雙面浮雕,這是一件非常珍貴的藝術品,相傳是清道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838年,岳麓書院的著名學生、兩江總督陶澍在沒收貪官曹百萬的財產中發現的,為了報答母校的培育之恩,特捐給了岳麓書院珍藏。大家可能會問了,這石鼓原本是官宦人家的東西,而且是抄家沒收來的,怎么可以放在書院的大門口呢?其實這也反映了清代岳麓書院教育的官學化,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封建知識分子讀書做官的一仕途理想。在古代,書院是最高形式的私學,一般都建在山林之中,書院的院長之所以被稱為山長也就是這樣來的。

(二門)

穿過大門,我們就來到了二門,在二門的門額上懸來“名山壇席”匾,這里的名山反映的是南岳衡山,因為衡山的72峰,回雁為首,岳麓為尾,“麓”為尾的意思,即南岳的最未一峰。岳麓書院因山而得名,岳麓山也因為有了岳麓書院而更加的有靈氣;“壇席”即席位,除地為壇,上設席位,以示學生對老師的尊重,兩旁的對聯“納于大麓,藏之名山”說岳麓書院被浩瀚青翠的樹林所掩映,藏在地大物博的岳麓山之中。這樣的環境正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難怪乎岳麓書院能夠培養出如此多的名人大家。

在二門的背面有一匾:“瀟湘槐市”,“槐市”為文化市場,是漢代讀書人聚集的地方,“瀟湘”泛指湖南,“瀟湘槐市”是說岳麓書院是湖南文化名人、士子學者聚集的場所,引申為岳麓書院人才之盛,就有如漢代槐市之盛。

(教學齋?6?1半學齋)

穿過二門,我們便進入了院內,在左右兩邊,左邊是教學齋,右邊為半學齋,它們都是昔日師生們居舍,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大學集體宿舍。古代書院的教學方式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里聽老師講課,而古代,大部分時間是在寢室里自修,老師定期開講,解答學生的問題。當年的王夫之、曾國藩以及毛澤東等人均住在這里。

(講堂)

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是書院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也是我們今天講解的重點,是最能體現岳麓書院作為教學作用的地方。

講堂又稱“靜一堂”或“忠、孝、廉、節”堂,歷史上有8次重建,30余次小規模的修繕,現存建筑為清康熙年間重建,又經過同治年間的大修后遺存下來的。

講堂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為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1920xx年湖南工專遷入岳麓書院辦學,匾懸掛在此,抗日戰爭時期被日本飛機所炸,這是后來重新制作的。

“實事求是”源于《漢書?6?1河間獻王劉德傳》,《漢書》在評價獻王的時候,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修學好古,實事求是”。1920xx年前后,正是我教育制度發生重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各種觀點層出不窮,莫衷一是,校長手諭“實事求是“作為校訓,旨在教育學生從社會的實際出發,求得正確的結論。在教育制度發生變革的關鍵時期,這一校訓起到了辨別方向的作用,并對這里的學生乃至整個中國的命運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作為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的鄧小平,更是毛澤東“實事求是”的思想上升為鄧小平理論的基礎,成為指導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方針原則。現在,“實事求是”已成為中國建設現代化進程中自理一切復雜疑難問題的最好的解決方法。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朱程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伯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原匾在戰亂中散失,現匾為1984年根據康熙手跡重制的。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北宋時期,理學在洛陽傳播,后來,福建學者楊時到洛陽向程顥、程頤兄弟學習理學,到程家門口時,天正下著大雪,兩位老師正在午休,楊時不敢入內驚擾,就站在門外雪地里等老師醒來。直到老師醒來,他才上前去請教,而屋外雪地里已經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足印,當楊時學成南歸時,和頤目送并且非常高興的說:“吾道南矣”。“程門立雪”的故事不僅教育大家要謙虛謹慎,勤奮好學,同時也成了理學南傳的一個重要標志,而朱熹、張栻的理學思想是直接繼承于楊時的,所以說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思想是理學南傳的正統。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就連池塘里的水都被喝干了,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古代上課的時候,學生不能坐在凳子上,大多自己帶蒲團,席地而坐,以表示對老師的尊重,也顯示了老師的威嚴,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當年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不由得我們產生了敬意,這種滲透著人文精神的講堂就使我們更加感到親切了。

在講堂里,存有不少的對聯 ,這些對聯多為表達個人的志向、稱頌書院或者講明了一些為人處事的道理。大家請看一下這幅對聯,它是清代書院山長曠敏本所撰,上聯是:

是非審之已,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太極悠然可會

下聯是: 君親恩所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對聯的意思是這樣的:“是和非要先從自我審察,別人的抵毀和贊譽就由別人去說吧,得和失聽任天命的安排,不可強求,只要登上岳麓山頭,感受一下朗月清風,天地萬物之理便悠然可知了,榮辱得失便可以置之度外了;君親恩如何來還報,生民的安身立命之本如何把握,圣賢的道統如何傳播,當登上赫曦臺,感受這衡云湘水的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對聯所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清代培養人才的教育思想。

大家請看這塊“岳麓書院學規碑”它相當于我們現在的校規,為清乾隆年間所刻,共有9行18條,其中前9條是講如何為人,后9條是進如何為學的。x1993年3月16日參觀岳麓書院的時候,曾認真地閱讀了碑文,認為部分條款對于今天的學生仍有借鑒作用,離開的時候,還特地托有關部門索要比碑的拓片。

大家可能早已經注意到了,在講堂里有4塊大字石碑,上書“忠、孝、廉、節”,為朱熹所撰,現在我們所見的是清道光年間山長歐陽厚均重刻的,每塊高213厘米,寬131米,字高169米,寬122米一般像這么大的石刻漢字只有在名山的巨崖上才有,而單個字刻在碑石上的在國內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講堂也因此又稱為“忠、孝、廉、節”堂,“忠、孝、廉、節”四字,實際上就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里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分別是:“整、齊、嚴、肅”與“忠、孝、廉、節”碑相映襯。

(御書樓)

好的,講堂的講解我們就先講到這里,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

可能有人會問了:御書樓不是在講堂后面嗎?自私到了講堂往前就沒路了?大家請跟我來,其實路就藏在講堂屏壁后面,你會發現后面其實別有洞天,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御書樓始建于宋咸平二年,也就是公元999年,它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里面的藏書的主要來源有三:一是皇帝賜的,在歷史上,皇帝數次賜書給書院;另外一個來源就是民間收集,以及地方官員、士子名紳以個人的名義捐贈的,最后一個來源就是書院自籌經費購買,或者自己刻書珍藏。可惜在1983年,御書樓及里面的所有藏書都被日本的飛機炸毀了,現存的建筑為1986年重建的。現在的御書樓藏書已超過5萬冊,不過它不對外開放,只是作為圖書館代書院的教研人員及書院的研究生使用。

(百泉軒?6?1時務軒?6?1三絕碑)

參觀守御書樓,我們來到書院風景絕佳的地方——百泉軒,因為地處岳麓山清風峽谷口溪泉薈萃處而得名。在宋代,這里是山長的住處,當年,朱熹和當時的山長張栻就曾經在此“晝而燕坐,夜而棲宿”意思就是吃飯、睡覺都離不開這里,這主要是因為百泉軒前面有一個優美的園林,書院八景中,其中就有兩景在園林中,分別是“碧沼觀魚”、“花墩坐月”。

穿過園林后,我們便來到了時務軒,時務軒是為了紀念清未維新派創辦的學校——時務學堂而修建的經念性建筑。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后,民族危機空前加強,為了配合維新運動,同時也為了推進湖南的新政,在譚嗣同等人的活動下,終于獲得朝廷的批準,在長沙小東街設立了時務學堂,由梁啟超在此主教,主要傳播變法的理論,孌法運動失敗后,時務學堂被迫停辦,改為求實書院,后改為湖南大學堂,次年并入岳麓書院并發展成為今天的湖南大學,逃亡日本的梁啟超在1920xx年回到長沙后,到小東街尋訪時務學堂舊址,那時,距時務學堂的創辦已經有20xx年了,原址已改為旅館,房屋雖在,但已面目全非,舊時的學生和老師們大部分都已不在人世,他感到非常傷心,于是提筆寫下了“時務學堂舊址”以示紀念。經過抗日戰爭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浩劫,梁公的手跡最終還是到了這里,并且制了碑刻,以示永久紀念。

在時務軒的旁邊就是麓山寺碑,也稱“三絕碑”。麓山寺碑是我國現存碑刻中影響較大的一塊唐碑,高272厘米,高133厘米,記錄的內容為麓山寺的歷史沿革,它是由著名的書法家、文學家、篆刻家李邕親自撰文、書寫并且鐫刻,因文、書、刻三者俱佳,因此有“三絕碑”之稱,又因為要邕曾當過北海太守,因此這塊碑又有“北海碑”之稱,人們常稱其為“北海三絕碑”。

因為《麓山寺碑》非常有名,歷代想得到這碑的人非常多,也有人前來拓取,因方法不對,使這一碑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成了今天的這個樣子。

(文廟?6?1祠堂)

下面我們將參觀岳麓書院建筑三大功能的最后一部分——祭祀部分的建筑,它們位于中軸線的右側。

中軸線右側上面部分主要是祠廟建筑群,它是岳麓書院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祭祀的人物,一般為書院所尊奉的學派代表人物、文化名流、建設功臣、有恩于書院的地方長官、知名山長以及著名學生,通過對他們的祭祀,達到端正學統,整束學風、啟發后人的目的,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一種榜樣教育。

現在我們來到了文廟,文廟原稱孔廟,是專門供奉儒家圣人孔子的地方,文廟對于岳麓書院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歷代都有嚴格的禮規,要求師生都要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的初一、十五,山長要帶領學生一一朝拜,每年春秋兩季舉行兩次大的祭典活動,地方長官也得參加,場面極為壯觀。

文廟的主體建筑是大成殿。這就是大成殿,為什么要稱“大成殿”呢?因為孔子是天下 集大成者,所以就用“大成”來概括孔子的成就和地位,全國各地文廟的主體建筑均為大成殿。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文廟的建筑與剛才我人所看到的其它建筑不同,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所用的瓦片的顏色不同,文廟所采用的顏色是金黃色,與故宮的顏色是一樣的,而其它的全用的是青瓦。大家都知道,金黃色是古代皇家專用的,民間不得使用,而文廟卻是個例外,其建筑級別也同宮殿,為最高級別的,享有皇家禮的待遇,這也說明了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尊師重教和國家。在大成殿的前面有一石雕蟠龍,抗日戰爭時,大成殿被日本的飛機炸毀,只有這蟠龍幸存。戰后,1946年進行修復,由于當時政局動蕩不安,民不聊生,修復工作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今存的大成殿看起來似乎缺少了皇家應有的氣派,好在孔子“敬鬼神而遠之”,這樣的廟堂,他可能已經覺得十分奢華了,他老人家應該不會見怪的了。

岳麓書院是目前國惟一一所還在招收學生的古代書院,文廟兩側的廊屋現在已經是書院在讀研究生們的教室。

穿過大成門,我們今天的游覽也將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非常感謝大家的配合,祝大家旅途愉快,謝謝!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十一

岳麓書院

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千年學府——岳麓書院參加游覽。很高興能作為大家這次游覽的導游。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這里就是岳麓書院的前門口了。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塊“千年學府“的匾呢,是今人根據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的字鐫刻而成的。岳麓書院之所以被稱為“千年學府“,是因為,在北宋時期,統治者實行“偃武息文”政策,鼓勵民間辦學,于是,書院的教育功能凸顯,成為與官學、私學并存的一種新的教育制度。當時最著名的書院有河南應天書院、河南嵩陽書院、江西白鹿洞書院和湖南岳麓書院。而其中又只有岳麓書院延續辦學千年,直至今日發展成現代的大學——湖南大學。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千年學府濃郁的文化氣息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就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大家可以發現,岳麓書院的古建筑在布局上所采用的是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其中講堂是位于中軸線的中心,也是整個書院的中心位置。書院的建筑主要有三個部分的功能:講學、藏書、祭祀。下面我們將按照書院的布局按順序游覽。

我們現在所站的這個地方便是赫曦臺了。赫曦臺呀,是古時候酬神演戲的舞臺。南宋乾道年間,著名理學家朱熹應岳麓書院山長張栻的邀請,在岳麓書院講學時,常常很早的時候就爬到岳麓山上去看日出。看到日出就拍手歡呼:赫曦!赫曦!意思呢,是紅紅的太陽升起來了。后來,張栻便在此修筑發一個戲臺,名為“赫曦臺”以示紀念。

大家再隨我往前走。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塊匾,是宋真宗御賜的。大家再看一下兩邊的對聯:“惟楚有材,于斯為盛”。上聯“惟楚有材”,是出自《左傳》,下聯“于斯為盛”出自《論語》。用現代漢語解釋一下呢,就是說,湘楚大地人才眾多,岳麓書院這里尤為興盛。 正好是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才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

我們現在來到了講堂。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也是講學的中心場所。后來因為朱熹寫的”忠孝廉節”四個大字

第一文庫網 ,所有又被稱為“忠孝廉節堂”。

講堂共內有三塊匾,分別是“實事求是”、“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塊匾:“實事求是”。這是民國初期湖南工專校長賓步程撰寫的。毛澤東青年時曾寓居半學齋,“實事求是”對他的思想形成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后來的革命實踐中,他又豐富和發展了“實事求是”的內涵,使“實事求是”成為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大家再看第二塊匾:“學達性天”,這是康熙皇帝御賜的。“學達性天”是一種理學思想。這里的“性”指的是人性,“天”是指天道。程朱理學認為,人的善良本性是天道所賦的,教育的目的是要恢復人的天命之性,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皇帝所賜匾,意在勉勵學子張揚理學,加強自身的修養,同時告訴人們在這里求學,可以獲得德性修養,達到天人合一的學問的最高境界。

最里面的那塊“道南正脈”匾是乾隆皇帝為了表彰岳麓書院在傳播理學方面的功績所賜的,其意思是岳麓書院所傳播的朱張湖湘學是理學向南傳播后的正統。匾為原物,這里的“道”指的就是理學。說了這么多,大家可能會問,什么是理學呢?理學就是儒家學說發展到了宋代的一種稱法。理學的開山鼻祖是一位我們湖南籍的叫做周敦頤的老先生,而發展和壯大的理學思想的,則是著名的陳頤、陳顥兩兄弟,集大成者是朱熹。

大家再往下看,講堂的正中是一個高約1米的長方形講堂,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上面擺著兩把椅子是為了紀念張試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的。當年兩位會講的時候,盛況空前,從全國各地趕來聽講的人數達數千。可見當時朱、張兩人名聲之大。想想看,歷史上多少名人,如曾國藩、左宗棠、王夫之、魏源等等,當年啊,他們就是坐在這底下,聽老師講課的。而朱張會講,也開創了中國書院會講制度之先河。

下面我們將參觀書院做為藏書功能的部分——御書樓。這是書院里藏書的地方,相當于我們現在的圖書館。

好了,我們今天的游覽呢,也要結束了。經過今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岳麓書院這一千年學府的歷史和文化也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謝謝大家。歡迎下次有機會再來岳麓書院游覽。

介紹岳麓書院的導游詞篇十二

各位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來到風景優美的岳麓山參觀舉世聞名的岳麓書院。今天,我是您們的導游小劉,今天我將引領大家踏上這一非凡的文化書香之旅!

我們眼前的這塊“風水寶地”便是古城長沙學術氣息最濃郁的地方——岳麓書院。它是一座寧靜優雅的庭院,有著千年波斕壯闊的歷史,它的背后所蘊含的是一種大氣、睿智,是一代又一代學子千年傳承相繼的文化夢想。庭前廊下、翹壁飛檐,那夢,是從唐代就一直延續下來的。怎么樣,大家閉上眼,盡情地感受一下這里清冷的風的味道,是與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吧——那是有著千年不變濃濃的書香氣息呢!

岳麓書院是一片古樸典雅的明清風格古建筑群,它坐落在風景名勝岳麓山清風峽口,靜靜地屹立在參天古木的掩映之下。它的每一進院落、每一方石碑、每一片磚瓦、每一扇雕窗,都暗藏著雋永的文化品味,是享譽中外的“千年學府”。它與江西白鹿洞書院、河南嵩陽書院、睢陽書院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是湖湘學派、宋明理學的發源地。現在,就讓我們循著古圣先賢們的足跡走進書院這亙古不變的文化氛圍中去吧!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岳麓書院的平面圖:在布局上采用中軸對稱、縱深多進的院落形式。主體建筑如頭門、大門、二門、講堂、御書樓集中于軸線上,講堂布置在中軸線的中央,齋舍、祭祀專祠等排列于兩旁。在書院的園林中,無論是小橋流水、假山回廊,都與講堂構成了一副渾然天成的畫面。儒道互補,莊重典雅,這正是岳麓書院傳承千載的精神佳境。

經過懸掛“千年學府”匾的頭門就是赫曦臺,內壁兩側墻上各有一個金色大字——“福”與“壽”如龍騰虎躍,遙相呼應。

沿著中軸線,我們便來到了書院的大門。正上方懸掛宋真宗“岳麓書院”御匾,“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一千古名聯很霸氣地掛在大門上,道出了岳麓書院作為天下最輝煌的英材薈萃之地的歷史事實。大門兩旁安放的一對漢白玉抱鼓石雙面浮雕,是一件珍貴的藝術品。

現在,請大家移步,擺放著兩把紅木雕花座椅的地方便是“講堂”了。講堂是書院的核心部分,位于書院的中心位置。講堂正中設高約一米的長方形講壇,為古代老師授課的地方,上面擺兩把紅木雕花座椅,是為了紀念張栻和朱熹這兩位大師論講于壇上而設,表示兩位大師平起平坐、不分秋色。講臺之后有木質屏風,上面嵌刻山長張栻撰寫的《岳麓書院記》,該文內容實為古代岳麓書院培養人才的指導思想。

講堂兩璧嵌“忠、孝、廉、節”四字石刻,據傳系朱熹手書。這四字實際上正是岳麓書院在整個封建社會的校訓。在講堂正面兩側壁上,還有四塊碑“整、齊、嚴、肅”,與“忠、孝、廉、杰”碑相映襯,書院靈魂的脈絡始終清晰明了。

岳麓書院不僅有讀書講學之所,還有一處三層建筑,那便是“御書樓”。御書樓“藏”在講堂屏壁之后,現藏書已達6萬多冊,現在是湖南大學的古籍圖書館。

岳麓書院的樓閣磚瓦閃耀著千年凝聚的智慧,帶給我們的遠不止視覺與心靈上的震撼,這千年傳承下來的文化傳奇更會影響指引我們的一生!

欣賞完這幾處深深的庭院,我們的游覽也接近尾聲。感謝游客們的配合!謝謝!

61583
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領取福利

微信掃碼分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山市科鹰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太行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青岛广德机械有限公司| 山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重庆旺耕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凯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易百通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科倍隆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红日钢铁有限公司| 聊城 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裕达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图海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贝诺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祥乐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博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都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西马特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浙江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重庆地泽机械有限公司| 南宁敏创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正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正扬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昌源隆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博日机械有限公司| 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新乡市金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松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石家庄 钢铁有限公司| 安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长江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温州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洛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凯特机械有限公司| 中山市 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 淄博宙灿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龙铸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唐河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大禾众邦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江南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合肥华运机械有限公司| 惠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长沙力诺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凯恒钢铁有限公司| 河北鑫晟德农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常州道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临沂华立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英德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江阴市新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众冠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奋起皮业有限公司| 浙江名博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金都钢铁有限公司| 安阳亚新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达和荣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荆州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钢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广州常富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飞达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路杰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天龙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中探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启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大连宏大连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合肥海源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德丰重工有限公司| 宁波中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四川依赛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重庆龙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万华机械有限公司| 石家庄博锐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高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济宁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恒械机械有限公司| 宁海奇精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钧天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元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宣城市建林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中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通凯瑞德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智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宿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长春合心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给力机械有限公司| 新乡市豫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利成机械有限公司| 青州神工机械有限公司| 辽宁中冶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锋劲威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销售电话| 广东粤韶钢铁有限公司| 西安市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德机械有限公司| 艾莎钢铁天津有限公司| 无锡中机械有限公司| 鞍山 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运想重工有限公司| 泰安通远机械有限公司| 济宁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武安市裕华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服装机械有限公司| 新乡市佳盛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珠海华亚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同三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博州机械有限公司| 莱州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艾卓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青岛三益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华粮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福牛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光信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市机械有限公司| 斯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大华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杭达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宏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平安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迅得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天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安徽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冈热机械常州有限公司| 南通恩派特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久压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首钢东华机械有限公司| 江门 机械 有限公司| 申耀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上海轩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川普机械有限公司| 阿特拉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苏州德派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迅定钢铁有限公司| 郑州双狮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涟恒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 津工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精辉试验机械有限公司 | 新乡市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德州恒特重工有限公司| 宁波迈拓斯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西安冠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江西钧天机械有限公司| 亚德林机械有限公司| 鞍山宝得钢铁有限公司| 温州市春来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南牧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东莞新宇机械有限公司| 科尼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宝鸡忠诚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北钜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君鸿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 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市勤业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利晨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万凯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市奥德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嘉鲁特注塑机械有限公司| 西安亿起来贸易有限公司| 濮阳市名利石化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苏州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山矿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世邦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市佳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冠成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汉森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津西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起发实验试剂有限公司| 张家口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鲁樽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德迈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上海昊宇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昌佳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佳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机械生产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塑料机械 有限公司| 沈阳顺达重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中信重工机器人有限公司| 宜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广州华劲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乔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锡昌机械有限公司| 富阳 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塑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莱州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东莞市大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鲁工机械有限公司| 金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诺 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省平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胜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海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阴市新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泉州巨能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沪临重工有限公司| 杭州宏展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耿力支护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冠力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康博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配件苏州有限公司| 昆山江锦机械有限公司| 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昆山 机械 有限公司| 浙江宇丰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德孚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创基机械有限公司| 蚌埠柳工机械有限公司| 力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曲阜艾特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迈安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威海柳道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江北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申越包装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河北强华水利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泰山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国义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太原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秦皇岛宏兴钢铁有限公司| 广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如东宏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阳鼎鑫钢铁有限公司|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永兴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贝斯特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合肥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荣业机械有限公司| 广西金达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百事德机械有限公司| 广东达诚机械有限公司| 一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常熟神马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恩梯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昌乐 机械 有限公司| 莆田 机械有限公司| 邦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辉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兖州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瑞安正博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天元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联科机械有限公司| 震德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新鹏辉钢铁有限公司| 嘉兴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锋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天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东盈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安阳斯普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 磊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卓轮天津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宝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大丰机械有限公司| 大同机械 有限公司| 福建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潍坊永成机械有限公司| 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理贝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文水海威钢铁有限公司| 安徽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福州展志钢铁有限公司| 青岛美嘉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广州市汇格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沈阳联合利邦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金华市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永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济南鼎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嘉兴格鲁博机械有限公司| 威海美盛机械有限公司| 阿特拉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今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范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环海重工有限公司| 杭州驰丰机械有限公司| 临沂铸信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立胜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科尼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蓬莱禄昊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辽宁中冶石化机械有限公司| 长沙三一重工有限公司| 重庆万凯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益彩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步先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中机建重工有限公司| 广西千里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陕西至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怎么样 | 东莞市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烟台市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自动化机械有限公司| 德枫丹青岛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济南鼎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九盈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昆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宏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起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石家庄瑞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集瑞联合重工有限公司| 中马园林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鹤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西得乐机械有限公司| 富华重工有限公司老板| 山东荣利中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北京大起空调有限公司| 河南省中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广州磊蒙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国义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厦门天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皆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精雕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华天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高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柳州商泰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源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常州好迪机械有限公司| 海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鲁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志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东莞市五全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莱恩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精诺机械有限公司| 临沂江鑫钢铁有限公司| 昆山弘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元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青州市远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泓阳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江海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联通焊接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淮安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成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 机械 有限公司| 上海台新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恒麦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欣弘发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洛北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三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鑫宏机械有限公司| 桐乡合德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安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巨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 山东正丰钢铁有限公司| 泰兴市立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合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烟台鑫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 杭州海铭钢铁有限公司| 安瑞科气体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 克朗斯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 厦门 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东蒙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恒润海洋重工有限公司| 邢台市振成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松汀钢铁有限公司| 重庆比德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市新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苏州精创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大众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新宇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中威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赛尔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弘林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五金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润鑫机械有限公司| 无锡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威海华丰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 滁州富达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苏州在田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钢铁有限公司| 机械有限公司 法兰| 明天机械有限公司待遇| 河北 机械 有限公司| 常州万高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宿迁 机械 有限公司| 上海固好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苏州华致鑫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朗威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南阳市 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同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江阴伟江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满鑫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华伟石化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郑州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小松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山东大汉建设机械有限公司| 瑞 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永胜钢铁制品有限公司 | 镇江宏泰钢铁有限公司| 全椒 机械有限公司| 东平开元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小康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贝特起重机有限公司| 长沙市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大圣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 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宏伟屠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信达重工苏州有限公司| 河南省机械有限公司| 英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曼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泽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烟台金元矿业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世邦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四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安丰钢铁有限公司| 天津 机械有限公司| 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环球机械有限公司| 中意合资 威尼托机械有限公司 | 深圳起点云有限公司| 南通中远重工有限公司| 中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临沂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秦皇岛佰工钢铁有限公司| 锦州俏牌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西马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信易电热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华珍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永峰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阿泰瑞克重工有限公司| 大明钢铁实业有限公司| 邯郸海拓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三叶机械有限公司| 物理农林机械有限公司| 合肥市春华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永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富信成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慧谷机械有限公司| 金昶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鑫弘重工有限公司| 鞍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食品有限公司起名大全| 沈阳三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宜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中益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中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襄阳通威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佳友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华威焊割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正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三木机械制造实业有限公司| 杭州中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三菱重工海尔空调机有限公司| 昆明 机械制造 有限公司| 新乡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 济南卓恒膨化机械有限公司| 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广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洛阳起重机厂有限公司| 东莞宏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 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临沂市机械有限公司| 诸城市富瑞德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赛瑞克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一工机械有限公司| 临沂正大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鸿森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 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天杨机械有限公司| 中核机械天津有限公司| 新世纪机械有限公司| 衢州 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东方钢铁有限公司| 山东瑞浩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安庆佳乐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玖钲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扬州伏尔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中科机械有限公司| 厦门厦工重工有限公司| 重庆 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浙江全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西安北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建湖县 机械有限公司| 兴鑫钢铁有限公司电话| 江苏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中车南口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博源机械有限公司| 石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腾力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 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一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广东先达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春江茶叶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保龙机械有限公司| 华丽木工机械有限公司| 邢台德龙钢铁有限公司| 南京利晨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洲际重工有限公司| 郑州东方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营口隆仁重工有限公司| 绍兴联科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科纳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衡阳华意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泽威输送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合辉精密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羚羊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山推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陶瓷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正合重工有限公司| 上海胡鑫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钧天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焊达机械有限公司| 德阳瑞隆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 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点赞钢铁有限公司| 东莞安默琳机械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江阴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绍兴联科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合升机械有限公司| 盐城海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天津云飞机械有限公司| 长春协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机械加工有限公司简介| 成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 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方圣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天宝钢铁有限公司| 淄博翔鹏机械有限公司| 沧州重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 机械 有限公司| 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 临海正大机械有限公司| 南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华龙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黎明路桥重工有限公司| 广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中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诺森重工有限公司| 传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杭州嘉诚机械有限公司| 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朗惠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埃比西斯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铸鸿机械有限公司| 林州市振晨重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住重机械有限公司| 滕州三合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华研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长河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东蒙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天洁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泽比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无锡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秦皇岛机械有限公司| 戴氏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 凯澄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科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 重工有限公司| 河北文丰钢铁有限公司| 重庆 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嘉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盟申机械有限公司| 慈溪 机械 有限公司| 天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润机械有限公司| 西安凌通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凌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唐山瑞兴钢铁有限公司| 济宁福瑞得机械有限公司| 烟台鑫海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聊城新泺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兴翼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宏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市佳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淄博推进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雄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敏达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前进钢铁有限公司| 重庆维庆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 浙江长泰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华耀磁电机械有限公司| 荣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金本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西马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龙工江西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市 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信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新成机械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轶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欣弘发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泓锋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市丰丰机械有限公司| 登福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青岛明高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明文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玉环宝捷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瑞进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江河机械有限公司| 新疆 机械有限公司| 临沂三友重工有限公司| 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诺恩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科斯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沃尔特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恩贝德机械有限公司| 大方起重机器有限公司| 常熟 机械 有限公司| 常州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诚达机械有限公司| 汉中燕航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长春协展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浙江山海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博旺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润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南头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青岛恒林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宏品智能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塑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钢铁有限公司地址| 河北新利钢铁有限公司| 烟台 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海佳机械有限公司| 涂装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沧州昌鸿磨浆机械有限公司 | 无锡联通焊接机械有限公司 | 宜昌 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抚顺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晋工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浙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长沙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扬州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张家港海狮洗涤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国煤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西凯奥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理贝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光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广州普耐柯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国义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广州市善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武汉臻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重庆有限公司 机械| 上海七洋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烨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隆盛钢铁有限公司| 福建信达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超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颖盛机械有限公司| 泰兴市立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佛山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贵州红林机械有限公司| 裕民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南通天成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梦神床垫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德耐尔压缩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永立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鹏丰机械元件有限公司| 曲阜广鑫机械有限公司| 泰州机械 有限公司| 山东天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北默压缩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润森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比奥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博扬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奥索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旺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工程机械厂有限公司| 沃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莱州日进机械有限公司| 挤出机械 有限公司| 广东华三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鼎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钢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无锡 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申德钢铁有限公司| 常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磊友成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威海行雨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徐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水工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上海松井机械有限公司| 鑫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高密永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招聘网| 苏州工业园区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鑫斌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惠德机械有限公司| 联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金鹰重工有限公司招聘| 山东长江机械有限公司| 连云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北中伟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天鸿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东芝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晨雕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美格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济宁恒远机械有限公司| 连云港兴鑫钢铁有限公司| 上海金恒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九盈机械有限公司| 昆成机械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矢岛机械有限公司| 安徽泰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润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怎么样| 大连 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台鑫钢铁有限公司| 山西天巨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湘船重工有限公司| 上海紫明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南阳市 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大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大华矿山机械有限公司| 威海石岛重工有限公司| 合肥二宫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曙光机械有限公司| 锦州俏牌机械有限公司| 东芝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天津瑞星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湖州卓信机械有限公司| 襄阳亚舟重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佛山市海之力机械有限公司| 新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 天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江阴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富阳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兰州 机械 有限公司| 浙江雨霖机械有限公司| 东莞市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嘉和机械有限公司| 小森机械南通有限公司| 河北昭达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合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深圳市力豪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巩义市瑞赛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宁波博日机械有限公司| 大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濠泰机械有限公司| 东宇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戴氏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业兴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连云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宁波甬龙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鲁耕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德枫丹青岛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无锡锡洲机械有限公司| 重庆阿德耐特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 重工有限公司| 杭州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汽轮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闽源钢铁有限公司| 宁波迪恩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 机械设备 有限公司| 浙江晟达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工大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金鹰流体机械有限公司 | 河北澳森钢铁有限公司| 常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火车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兴盛机械有限公司| 诸城盛和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温州市春来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 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首钢凯西钢铁有限公司| 常州斯塔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凯斯纽荷兰机械 哈尔滨 有限公司 | 北京雄伟京发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百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山森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省矿山起重机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金大丰机械有限公司| 武汉市快诚机械有限公司| 永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济南欧亚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常州坤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正机械有限公司| 龙口中宇机械有限公司| 特雷克斯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欧鼎机械有限公司| 三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高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宁波丰州机械有限公司| 苏州友众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泉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昊博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有限公司经营范围| 杭州正驰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徐州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机械有限公司 南丰| 深圳起航电商有限公司| 苏州科瑞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中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上海 机械 有限公司| 江苏八达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洛阳博马农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河北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市浩铭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新德宝机械有限公司| 广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新乡市佳盛振动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华塑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日发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常州道铖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东钢钢铁有限公司| 唐山丰润区钢铁有限公司| 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 潍坊华星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德鹏机械有限公司| 青岛锻压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威士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海宏重工有限公司| 佛山市宝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安徽国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深圳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福克斯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瑞志机械有限公司| 永川海通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唐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科威机械有限公司| 潍坊山水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龙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理贝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德州仁信印染机械有限公司| 福州 机械 有限公司| 南皮县中顺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嘉兴敏实机械有限公司| 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永德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福建铁拓机械有限公司| 合肥二宫机械有限公司| 武汉纵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南京儒一航空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江山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北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赣云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温州贝诺机械有限公司| 佳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四平红嘴钢铁有限公司| 江阴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洛阳耿力机械有限公司| 郑州天龙机械有限公司| 福州协展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维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招聘 | 广西玉柴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江阴宗承钢铁有限公司| 中材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楷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诺曼艾索机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青州东威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苏荣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茂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广州佳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深圳市神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南丰 机械有限公司| 台州 机械有限公司| 昆山来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海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岳阳神冈起重电磁铁有限公司| 大连 橡塑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海伯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河北燕山钢铁有限公司| 苏州拓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嘉兴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江阴宏达机械有限公司| 佛山创宝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爱科机械有限公司| 河北新钢钢铁有限公司| 濮阳 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龙铸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连富机械有限公司| 禹州市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丰泉机械有限公司| 唐山港陆钢铁有限公司| 昆明 机械制造 有限公司| 上海万铂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万龙机械有限公司| 缙云县机械有限公司| 万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万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东邦机械有限公司| 南京东部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济南帕特机械有限公司| 邢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东莞港重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利德盛机械有限公司| 和本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浙江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德润钢铁有限公司| 北京加隆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威斯特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颍盛机械有限公司| 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招聘| 杭州起重吊装有限公司| 江苏科力机械有限公司| 江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浙江先锋机械有限公司| 随州市恒大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 广东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河南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梁发记机械有限公司| 山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 江苏 机械有限公司| 泰安鑫杰机械有限公司| 成都康博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冠龙机械有限公司| 江苏百事德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万铂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湖北三六重工有限公司| 南京儒一航空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 江阴市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杭州康发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河南天成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 西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鲁新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迪威玻璃机械有限公司| 天津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泉州恒泉机械有限公司| 曲阜天阳机械有限公司| 石家庄瑞辉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英隆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浙江珠峰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中机械有限公司| 陕西鑫钢机械有限公司| 永盛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江埔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上海铁杉机械有限公司| 湖南博长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好利用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宁金钢铁有限公司| 河北敬业钢铁有限公司地址| 佛山突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国机铸锻机械有限公司| 三门峡宏基机械有限公司| 沈阳瑞熠机械有限公司| 昆明旭邦机械有限公司| 海南建设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 上海国豪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江苏盐城机械有限公司| 川岛洗涤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鑫水机械有限公司| 快克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保定金地机械有限公司| 黑龙江机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