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的名字,同全面質量管理緊密相連。日本的戰后經濟崛起,他是首位功臣。由他主持的“四日談”,對促進美國管理轉型也影響巨大。而他同德魯克的學術論爭,對于管理學本身的發展方向也有著相當影響。
威廉·愛德華茲·戴明是一位在美國成長起來的質量管理學者,如果不是一個偶然的機遇,他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勤奮而有效的抽樣調查專家。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他,他來到日本,在戰后日本的經濟重建中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質量管理方面做出了劃時代的業績,大師的地位由此奠定。
隨著日本經濟對美國的進逼和威脅,美國人開始重新起用戴明,并把他的思想“引進”回國內。最終,一代名師在日本和美國的經濟互動中“左右逢源”,走向世界。
在美國本土的成長
1900年10月4日,戴明出生于美國依阿華州的蘇城,他父親是個農場主,但并不富有。從小戴明就養成了自食其力的習慣,以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用。他打工的范圍很雜,包括傍晚點亮街燈、掃雪、為飯店打雜、清理床鋪等,什么都干。直到上了大學,他依然保留著打工的習慣。
戴明的好學、嚴謹,在小時候就已見端倪,小朋友給他起的外號是“教授”,便可以印證這一點。當然,他也不是那種死板的小老頭,少年所具有的幻想和熱情,他并不缺少。14歲時,他曾經報名當志愿兵,要到墨西哥邊境參加一個不大的戰爭,但是后來年齡露了餡兒,被遣返回家。
畢業后,戴明來到美國農業部固氮研究所,主要從事統計學研究工作。
但是,戰爭時期的生產,只求更多,不求更好,“蘿卜快了不洗泥”。盡管戴明在美國不斷呼吁重視質量,卻很少能引起國內的重視。在20世紀40年代,戴明反復強調質量控制的重要性,不斷進行質量管理的培訓,試圖把統計學運用于工業生產。據說,在這一階段美國政府和企業聽過戴明培訓課程的人數達3萬人。不過,他的呼吁在美國反應寥寥,沒有多少人對他的建議和課程真正有興趣。
1946年,隨著戰爭結束,戴明也離開了美國政府,自己成立咨詢公司,并在紐約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兼職。
日本質量管理“教主”
1947年,戴明接受盟軍最高指揮部的征召,赴日本幫助當地的戰后重建。當時,日本除了京都外,幾個主要城市都在大規模空襲中被摧毀殆盡。作為一個缺乏自然資源的島國,日本的崛起,依賴于向國際市場的開拓。但是,戰爭剛結束的日本,缺乏向國際市場開拓的本錢,物質的匱乏使大量美國貨流向日本,日本對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使他們無可奈何。在短缺經濟下,不可能形成質量追求。“有”和“無”的問題尚未解決時,“好”和“壞”的問題就提不上企業的議事日程。所以,戰后的日本產品以質量低劣而聞名。國際市場上,“Made in Japan”的標記,等同于劣質產品的代名詞。有趣的是,當時有的日本公司迫不及待地在日本一個叫“Usa”的小村莊設廠,因為這一舉措,可以使他們的產品借助大寫字母的功效,打上“MADE IN USA”這個趾高氣揚的標記。
日本人最關心的是戰后恢復和崛起的進程,他們問戴明:要改變日本的國際形象,把日本由一個制造劣質低檔產品的國家轉變為能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生產高質量產品的國家,需要多長時間?戴明預言:“只要運用統計分析,建立質量管理機制,5年后日本的產品就可以超過美國。”當時沒有人相信這一斷言,日本人最大的夢想不過是恢復戰前的生產水平。雖然他們私下聊天時覺得這個美國佬過于樂觀,但是卻樂意按照這個美國佬的提示去放手一搏。原因很簡單,當時的日本人已經失去了一切,沒什么好損失的了。
由此開始,戴明成了日本的質量管理“教主”。在隨后的30年間,戴明在日本各地舉辦全面質量管理培訓講座,傳授他的管理思想。他關于質量管理的理論框架和操作要點,基本是在日本成型的。如“管理十四要點”、分析解決質量問題的“四步質量環節:學習、吸收、消化、創新”等,都是在日本講座的結晶。據估計,日本每5個企業中的最高領導人就有4人曾聽過他的講座。日本的企業界,對戴明感恩戴德。據說,在豐田公司東京總部的大廳里,有三張比真人還大的照片,其中一張是豐田的創始人,另一張是豐田現任總裁,第三張比前兩張都大,就是戴明。
日本人為了表達對這位“教主”的感激與敬意,1951年,日本科技聯盟用戴明捐贈的課程講義稿費和募集到的資金,設立了著名的“戴明獎”——一個刻著戴明側像的銀牌,用以獎勵在質量管理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企業。1960年,日本天皇頒發給戴明二等瑞寶獎章,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美國人。得獎事由上寫著:“日本人民把日本產業得以重生及日制收音機及零件、半導體、照相機、雙筒望遠鏡、縫紉機等成功地行銷全球,歸功于戴明博士在此的所作所為。”
美國重新發現戴明
戴明在日本享有盛名之時,在美國依然無人過問。從日本回到美國,他在華盛頓特區有一間地下室作為辦公室,這里陰冷、潮濕,一如他之前在美國的遭遇。然而,到1980年,這種狀況終于改變了。
那年,一位電視制作人梅森女士制作了電視紀錄片《日本行,為什么我們不行?》,并由美國廣播公司在全美播出。這部電視片贊揚了日本的制造業,主角卻是戴明。一夜之間,戴明成為質量管理的明星。
上一篇:騰訊勵志哥段小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