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闖廣州
流浪歌手征服臺灣才子
黃綺珊原名黃曉霞,出生在重慶一個普通市民家庭。這個雙魚座女孩不僅生性浪漫、透明,自幼還喜歡被人贊美。而天賜的好嗓音,滿足了她的這個愿望。從3歲開始,小綺珊就習慣了別人被她的歌聲震驚,當時她跟著外公學唱京劇,無論唱戲唱歌都字正腔圓、聲音高亢,一開口準能把院子里的大人們招過來。
上小學后,身為文體委員的黃綺珊,經常在學校的文藝比賽中拿第一名。80年代剛剛接觸臺灣流行音樂,她就能把鄧麗君、蘇芮的歌唱得惟妙惟肖。后來報考重慶華樺舞蹈團,在快男超女般的海選中,能歌善舞的黃綺珊是唯一被錄取的人。
剛開始她是舞蹈演員,直到有一次團領導偶然聽到她唱歌,被她驚得目瞪口呆,“你能再唱一遍嗎?”當黃綺珊又情感飽滿地唱了一遍蘇芮的《明天還是要繼續》,領導“嚯”地站起身來,驚喜地說:“我立即把你調去唱歌!”
然而,就在當了兩年歌唱演員,開始在當地小有名氣時,心比天高的黃綺珊卻不顧家人反對,決定辭職闖蕩當時國內的“音樂圣地”——廣州。自信滿滿的黃綺珊覺得,憑借她出眾的歌唱實力,應該能打拼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
1986年,18歲的黃綺珊來到廣州。舉目無親,也無人賞識她的歌唱才華,一切必須從零開始。她當過酒吧歌手,加入草臺班子搞過商演,有段時間因為接不到“活兒”,甚至還迫于生計販賣過錄音機和唱片,晚上就睡在廉價的小旅館中。既飽嘗背井離鄉之苦,也深切體驗到了生存的艱辛。
兩年后,她又跑到貴陽、海口等地駐唱多時。在海南,娛樂城的老板讓她住最好的酒店,給她開最高的工資。雖然是一個“流浪歌手”,但她自信地說,“每走到一個城市,我都是引人注目的。”
1991年,黃綺珊再次“殺”回廣州,并夢想著能進入到“卜通100”。它是90年代初廣州最好的歌廳,也是原創音樂的基地,崔健、那英、林依輪、朱哲琴等人都在這里表演。當時最流行的演藝廳文化是歌手在上面唱歌,客人在下面跳舞,但“卜通100”堅決不讓藝人做“唱舞曲的”,客人只能坐著聽。
為了站上廣州最好的舞臺,黃綺珊考了3次,陳彼得、那英都向老板舉薦過她。直到她準備離開這座城市的時候,才接到老板答應她留下的電話,但只付給她每天47元錢,與她要求的120元相差甚遠。
在“卜通100”,黃綺珊與當時嶺南歌壇最富盛名的“新空氣”樂隊合作,并很快成為這家歌廳的傳奇人物。著名吉他手撈仔、詞曲作者陳潔明都是這里的常客,后來也成了黃綺珊的好朋友。撈仔記得,只要黃綺珊唱兩句,人都不用出現,現場一定會掌聲如潮。
1992年初,臺灣著名的音樂制作人涂惠源來到內地,原本想去上海見見歌手,途經廣州,被撈仔帶去“卜通100”聽歌。當他看完黃綺珊的演出,不由被女孩的唱功震住了,贊嘆道:“這女孩的聲音太有魅力了,簡直就是中國版的惠特尼·休斯頓!”涂惠源怎么也想不到,在當時流行音樂并不發達的內地,居然會出現這種國際化的聲音,他決定不去上海了。
而涂惠源恰好也是黃綺珊心目中仰慕的前輩,兩個相識后,經常一起去咖啡廳、酒吧,在小橋流水般舒緩動聽的音樂聲中交談甚歡。話題也漸漸由音樂延伸到了各自的人生經歷、童年趣事乃至愛情觀。涂惠源不但是樂壇才子,而且對女孩子風度翩翩,講起話來風趣幽默,和他在一起,黃綺珊覺得很開心。
涂惠源不僅被黃綺珊極具天賦的絕美嗓音所傾倒,接觸一段時間后,更被她獨特的性格深深吸引住了。他見慣了娛樂圈那些嗲聲嗲氣、矯情做作的女孩,卻不曾見過黃綺珊這樣率真、爽朗、個性的女歌手。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舞臺上,她一向喜歡穿休閑裝,從不會衣著暴露;作為一名藝人,她從不主動接近記者、DJ和導演。他們在一起,似乎總有聊不完的話題。相識不久,兩個一見如故的人就閃電般墜入了愛河。
婚姻破滅險自殺
人生低谷如何走出
相識半年后,黃綺珊與涂惠源在廣州舉行了婚禮。此后不久,她便隨丈夫去了臺灣生活。
1994年,丈夫為黃綺珊量身定做了一張制作精良的唱片《躲在音樂背后的人》,隨著這張專輯在臺灣地區持續熱賣,許多年輕人都記住了黃綺珊這個名字,以及她那副辨識度極高的好嗓子。
然而,就在黃綺珊在臺灣漸漸有了點小名氣時,她和丈夫這段看似琴瑟和諧的跨海姻緣,卻隨著兩人在音樂理念的上嚴重分歧,而走到了盡頭。從每天不多言語的“冷暴力”,到夜不歸宿,丈夫的每一步疏離,都讓黃綺珊感到萬箭穿心般的疼痛。多少個不眠之夜,她守著偌大的房子和幾盞孤燈暗自垂淚,感嘆人生若只如初見,該有多好啊!人為什么會變呢?
還抱有一絲幻想的黃綺珊,曾試圖挽回這段瀕臨破裂的婚姻,但沒有成功。情變的打擊,使黃綺珊感到萬念俱灰。她曾一個人在酒店服下大量安眠藥……所幸被撈仔的徒弟及時發現,把她送進了醫院,才撿回一條命。撈仔安慰她,并轉告了涂惠源在電話里的內容,“你這么熱愛生活的一個人,你一定不會去做這個傻事。”
1996年初,一個人離開臺灣去廣州時,黃綺珊有的只是一只裝滿衣物的皮箱。迎著寒風走在熟悉又陌生的臺北街頭,想到幾年的圍城生活,換得的竟是滿心傷痕……她不禁蹲下身來,掩面而泣。
在他們婚姻的后期,涂惠源依據兩個人的情感經歷寫出了《剪愛》和《聽海》兩首歌曲,隨著兩人的分道揚鑣,他把這兩首歌給了張惠妹唱。后來,《聽海》成了張惠妹的成名曲,使她在海峽兩岸一炮而紅。
上一篇:周蜜愛情甜蜜,和男友同月同日生
下一篇:魏文侯講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