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勞動,我就感慨萬分。因為勞動帶給我了許多知識,勞動也讓我嘗到了“酸甜苦辣咸”。我參加過的勞動數不盡數,但留在我印象中揮之不去的還是要數那一次—掰玉米。那是一個火辣辣的夏天,一人閑在家中無事,就胡亂的看起電視來。正看著電視時媽媽回來了。他說‘中午要去掰玉米,你去么’?我一想,反正閑在家中也沒有事干,就跟著媽媽去掰玉米把!應該掰玉米一件輕松有快樂的事情吧。于是,我便‘雄赳赳,氣昂昂’的跟著媽媽到了玉米地,看到了玉米地,我便感覺到了玉米的就像一個地獄一樣。因為我姥爺家的玉米地足足有一畝半。
我的天啊,這要掰到何時才能掰完。不過,這畢竟是我自己要求來的。唉,沒辦法。只好硬著頭皮上干下去了。我參加了掰玉米的隊伍,之只見那玉米稈上的玉米像一個個的胖乎乎的小姑娘,讓那個我越看越喜歡,于是我我的掰玉米的勁就上來了。我掰完一個又想掰一個,直到累的自己腰酸背痛,熱汗直流,才肯停下來。坐在了前面的車子上,坐在車子上也不舒服,還不如去干活呢!因為坐在車子上很熱。我又去參加了掰玉米的隊伍。不過等這次我再去的時候,大家幾乎都已經干完了,我就在后面檢查一下有沒有遺漏的‘玉米姑娘’,果真讓我找到了3個,這3個我可沒有放到車子里,而是自己拿著,像看護著小孩子一樣。車子開動了,玉米被運回家了,我也跟隨著車子回家了,休息片刻后,我就到了姥爺家。只見原本空曠的院子變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使人一看就喜歡上了這些‘玉米姑娘’。
喜歡上了它們那胖乎乎的身體。我也學媽媽她們那樣,往脖子上掛了一條毛巾。據媽媽說;這樣可以減少掰玉米時所帶來的炎熱,之后選擇了一塊音量的地方,開始掰起玉米來。不過,我總覺得我掰的比媽媽她們的都慢好多。因為媽媽和姥姥她們都弄了一大盆了,而我才弄了一小堆,于是,我就向大人們—媽媽請教,怎樣才能把玉米掰的又快又好?媽媽笑而不答,指了指她自己的手,意思是讓我看她掰,看了一小會,我就看明白了。原來掰玉米也是要用巧勁的。
你可以用螺旋法,一個手逆時針方向轉動起來,一個手順時針轉動玉米,這樣一個玉米就被輕輕松松的掰下來了,分成好多玉米粒。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先弄掉玉米頭的一些顆粒,然后反著弄掉顆粒,這樣很快就弄完一個玉米了。擺完一些玉米后,我又去幫姥爺他們掛玉米,分好幾道工序,有系繩法,把繩連到玉米上,連著繩子的玉米掛到柱子上去。我本人是很樂于干活的,所以,我就挑了一個最難干也是最累的工序,把連著的繩的玉米掛到柱子上去,為什么說它是最難干的工作呢,因為柱子很高,我差不多要站到椅子上才能夠把玉米綁在柱子上,本身上已經最艱難了,還要掛,這是最難的。
我什么都不怕,讓姥爺在下面給我當幫手,姥爺一手拿著玉米,一手把弄好繩的玉米交到我手上,不一會,我就掛滿了整個柱子。這就是掰玉米的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