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我的腦海中一下子浮現出倚著門框,焦急地在夕陽里守望的奶奶,她的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之光;還有蹲在門檻上,仍在織麻線的爺爺,他的皺紋中藏著深深的期待;勞碌的父親奔走在門里門外,一雙破皮鞋踏出了兒子前進的路;母親卻早早離開家門,靜靜地安臥在黃土之中,她也許在默默地為兒子祈禱……
我的家被層層疊疊的大山包圍著,打開家門,眼前只有山,山的那邊還是山。有一天,爸爸告訴我,要走出家門。我一時不理解,只是在內心深處根深蒂固地扎下了一個信念:“一定要走出家門!”
終于,通過努力我走出了家門,到了遠離家鄉的縣城上學。
城市的喧囂充滿了我的耳朵,我試著想到用奶奶的嘮叨來凈化,可我不能,于是我想起了奶奶。城市的冷漠拒絕著我的思想,我試著想到爺爺的幾句貼心的話來安慰自己,可我不能,于是我想起了爺爺。城市的繁華占領了我的眼睛,可我不能,于是我想起了家鄉的山……
走出了家門,卻忘記不了家。
總想找回以前“開門見山”的感覺,可是跨出校門后,眼前又是一片別樣的風景。街上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炫目多彩,迷亂了我的眼睛,也迷亂了我的內心,更迷亂了我的世界。
記得未來城里上學前,有一回家人問我:“你到縣城上學想不想家?”也許是迫不及待吧,我胡亂地說:“不想!”他們都笑了,但我感覺得出,他們的笑聲背后是一絲悲涼。如今,我果真走到了這一步,不知不覺間,我竟發現:自己想家了。
躺在床上,我便沉浸在暖暖的世界里想著家人。
穿衣服時,我便撫摸著溫暖舒適的衣服想著家人所寄托在里面的愛和希望。
吃飯的時候,我便回味在那可口的飯菜里想著家人吃的“酸長面”了。
他們永遠無時無刻地在我的身邊,感受我的心跳,過濾我的呼吸,凈化我的心靈;他們永遠在家門邊兒上,為我“走出家門”而默默加油。
也許是家給了我努力的勇氣與信心吧!
學習走神時,想起家人,我就不再幻想;面對困難時,想起家人,我就不再猶豫……我真不敢想象,自己再離家遠點會怎么辦?
電話那邊,父親說:“孩子,放心吧!家里一切都好,別擔心,學習去吧!”
電話這邊,我已有了一份動力。
走出了家門,卻連著一根無形的親情之繩,正如
臍帶一般,源源不斷地為我供給能量,讓我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