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是一個普通的數字,因為青奧會,卻包含了中國人民的激情,南京人的驕傲。這次青奧會的主辦城市是南京,南京是六朝古都,歷史悠久,風景如畫,南京人民熱情好客,憨厚淳樸,南京的青少年更是朝氣蓬勃。
還記得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國申報了近30個參賽項目,派出140余人組成赴德代表團。結果,在所有項目中除了撐桿進入復賽,其余全軍覆沒。英國人稱中國人:“東亞病夫”。
直到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奪得中國第一枚奧運會金牌,中國才徹底擺脫了“東亞病夫”這一不光彩的稱號。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更是讓炎黃子孫自信自豪。這次奧運會于2008年8月8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開幕,2008年8月24日閉幕。參賽國家及地區204個,設302項(28種運動),共有6萬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參加北京奧運會。本屆北京奧運會共打破43項世界紀錄及132項奧運紀錄,共有87個國家在賽事中取得獎牌。中國更是以51面金牌的成績居于獎牌榜首位,這是奧運歷史上首個亞洲國家登上金牌榜首。
申請青奧的成功對于一個南京市民來說,無疑是一次機遇也是一個幸福,更是自豪。繼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后,中國人愈來愈自信。全國人民也對南京舉辦青奧會抱以極大熱情。對青奧會的成功舉辦,充滿自信的南京人蓄勢待發,準備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現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青少年奧運會是一項專為青年人設立的體育項目,體現了體育和文化領域的內容,并會為推動這些領域與奧運會扮演推化劑作用。它會將全世界青年運動員集中在南京,發揚奧林匹克精神,培養青少年創新精神。
作為青少年,在青奧會來臨之際,應好好學習,鍛煉身體,從現在起爭做講文明、講禮貌、有素質的好少年,每天堅持鍛煉一小時。同學們要學習青奧會知識,以愉悅的心情迎接南京青奧會的到來。
蔡明郭達表演的小品《北京歡迎您》讓人啼笑皆非,小品以奧運志愿者為中心,講述了郭達身著兒子的志愿者服裝,冒充志愿者與蔡明幫助外國友人的事。一位外國友人要去國家籃球體育館。郭達與蔡明因不會說英語,瞎比劃一通。外國友人還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而真正的志愿者——郭達的兒子以一口流利的英語幫他們解了圍。通過笑聲我懂得學好英語的重要。
現在有許多中小學生面對英語都有畏難情緒。不愿吃苦,不愿背單詞。其實,我們可以把學習英語看成是一種樂趣。對它不產生恐懼,以一種良好的心態去對待。我們可以每天背十個單詞,日積月累,你所了解的單詞量就會很大。上課時,多做筆記,多積累詞組,就可以在寫英語作文時不會因為“詞窮”而糾結。而且要不論寒冬酷暑,始終堅持,不放棄。這樣也會有一種戰勝自我的樂趣。英語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隨著中國不斷向外發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好英語,學好它并不只為了成績,也為了將來走向世界。讓我們擁抱英語,快樂學習吧!
南京青奧會不僅是南京的盛會,中國人的盛會,也是世界人民的盛會。
讓我們一起努力與青奧會一同成長,共筑未來。
此處填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