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萬間事物中,總會出現幾個雙胞胎,在我們的學校附近,也出現了一對。某次我和王藝蒙從寢室歸來的路上,我望向山的那邊,云霧纏繞,一切都好神秘啊!
可當云霧褪去,隱隱約約地浮現出一棟建筑,我仔細的看出,變了,變了。變地更清楚了,呀!那是一只“牛奶瓶”,而且是盒裝的,我發現那的油漆是白色的,變得更像了,在“牛奶瓶”上有一個個透明的小窗戶,我發現了這個新奇景象,趕緊喚王藝蒙看,王藝蒙一見,也跟我一樣驚呼:“哇!真的好像喔!”我們給它起了一個外號:“大號牛奶瓶”我們便幻想著“可能這是一個專賣年奶的,才把這里建成了牛奶瓶,吸引我們去買,亦或是超市,可超市建成這樣,實在有些不太可能啊!接著又過去了幾天,我們好久沒有探望過牛奶瓶。結果有一次我們又路過操場,那座牛奶瓶上裝了幾盞燈,兩盞橙的,三盞綠的,給牛奶瓶裝了好看了許多,可我還是猜不透這個是個什么建筑,看來,還要等一等啊!幾盞燈上仿佛刻上了文字,成了年奶的保質期,生產日期,生產商的這一塊啊!
牛奶瓶啊,牛奶瓶,在云霧纏繞中,我又見不到了,可燈光卻一閃一閃的!現在的我,真想喝一口熱牛奶,暖一暖身子,這個大號牛奶瓶能否容許我喝一口呢!祝愿她開業成功!!這一次,我們班又可以去報告廳上公開課了。報告廳的舞臺我們已經熟悉了,可再一次上,又見證了我們班是一個優秀的班集體。這一次給我們上課的老師姓俞,他特別得風趣、幽默,他教了我們一套發言新動作,手舉起來擺一擺,就像古代餐館招呼店小二一樣,我們學了起來,模樣滑稽極了!坐在報告廳的臺上,我并沒有像之前如此畏怯,而是面不改色心不跳。
只不過,我坐在最里面,老師不易看見我,可能是我在教室里發言不夠積極吧!我們朗誦了毛澤東的一首詩;《沁園春、長沙》,自我感覺很棒,很有感覺。俞老師給我們上的課名叫《青海高原一株柳》、俞老師很會煽動氣氛,讓原先放不開的我們都有一些躍躍欲試了,一個個都舉起了手,我們班的好學生的氣場更不容忽視了,我們的“才女”屈佳陽朗誦了一段又一段語句,蕩氣回腸,分析了一行又一行句子,讓我們浮想聯翩。這簡直太妙了!我們都講得很有水平,就是一本移動的《課文全解》,柳樹剛勁和堅強的品德深深地映在我們的腦海中。
只不過,也有美中不足。我們班的一個人——周箴益,在不知看著什么地方,一點也沒有融入課堂,雖然他沒有動來動去。雖然他沒有做小動作,可是他去分心點,就像令人舍不得碰的蛋糕上被深深地,殘忍地咬了一咬了一口。
總而言之,我們上了一節生動的課,這一堂課,上的特別精彩,當我們上完了這一堂課后,俞老師給予了我們掌聲,那掌聲代表了我們的努力,我們的表現,我們的心血。
上一篇:高三政治下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