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敬的魯迅先生:
您好!
我對您的認識,是從書架上那本厚厚的《孔乙己》開始的。
一開始,我認為孔乙己是一個既可悲又可笑的人物,他只是一味的抱著自己那點過時的學問賣弄不已,到頭來也只落了個沿街乞討的下場——但當我更加深入的去品讀這本書的時候,透過這深邃的文字,我仿佛看見那個黑暗社會下的被封建思想纏繞的水深火熱的人民以及他們扭曲的性格……我不禁感嘆: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是多么的高明;您的行云流水的文筆,是多么的深廣!從那時起,我對您的崇敬便一發不可收拾。在我心中,“魯迅”二字已成為一個名詞,一個代表文學的詞匯。我立志要向您一樣,在那風雨如晦的戰亂年代“執筆為槍”,學習您的果敢冷靜大無畏的精神。您的作品鏗鏘有力,悲憤激昂,無情的揭示社會的黑暗,表達了您對新中國、新社會、新氣象、新生活的渴望,強烈的抒發了您深沉的愛國主義思想。您可知道,您的作品喚醒了多少被封建教育所麻痹的青年,拯救了多少被封建思想纏繞而無法自拔的人民,感化了多少顆被封建禮數所麻木的枯瘠的心,鼓舞了多少顆瀕臨絕望的愛國人士的救國之心……因為您,他們重新振作,果敢的吹起革命的號角,“為新生活而戰”,他們與敵人斗智斗勇,毫不畏懼,奮發進取。“寄意寒心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在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前夕,您身在東京,卻以就剪去了那條象征滿清朝的辮子。
您的愛國之情被您聚在這首詩中——遙望多災多難的祖國,感慨同胞的尚未覺悟,立下了“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錚錚誓言,不惜用鮮血來挽救苦難的祖國。您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人生,敢于正視淋漓鮮血。”在我們的心中,您何嘗不是一位真正的勇士?“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詩便是您的真實寫照,對待險惡的敵人,您并沒有退縮,以“橫眉冷對千夫指”,同形形色色的敵人作斗爭,毫無畏懼,勇往直前。在對敵人強烈憎恨的同時,您又滿懷熱情,心甘情愿做百姓之“牛”,為百姓服務,鞠躬盡瘁,任勞任怨。您認為“在生活的路上,將血一滴一滴地滴過去,以飼別人,雖自覺漸漸瘦弱,也以為快活。”于是,為了寫更多富含濃厚的時代色彩的作品,您奮筆疾書,即使在病重將逝之際,依舊不輟寫作。如此崇高的精神啊——足以為萬世之楷模!是您,讓我懂得了真理的重要性;讓我學會了專注,學會了執著;使我敢于正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使我自信自強,不卑不亢,大膽的接受挑戰,勇敢的戰勝困難,邁好人生旅途的每一步。您勤奮一生,為了更多的融入寫作,您還擠出了喝咖啡的時間而努力奮斗。您把時間當成海綿里的水,相信“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您所寫的作品與輝煌的成就贏得了世人的廣泛好評,使您讓我相信,天才并不取決于天賦而取決于一個人的努力;只要我們認真、專注的學習,不管是否像您一樣成為一代偉人,我們都是成功的,因為我們為之努力過,奮斗過,便也無怨無悔。
在您的自傳中,我們知道您也曾遭遇過失敗,也曾被痛苦與失望所折磨,可您依舊不頹喪,就如《自嘲》中——“躲進小樓成一統,管它冬夏與春秋”般的釋懷,您讓我明白失敗其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半途而廢的懦弱。您是我堅信,勝利的骨朵只有不懈的人才能品盡它的芬芳,成功的果實只有從跌倒中爬起才能嘗盡它的甘甜。您是我們心目中永遠的老師,您教會了我們太多太多。您的文章不朽,您的生命垂青。
我們將永遠銘記您,我們會名字深深的刻印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