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感人,這已是人人通曉的藝術訣竅,而誠摯深沉的感情更是藝術感染力的一個重要源泉。朱自清先生曾在他的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序里提出他的創作“意在表現自己”,從朱先生的大量散文作品中,確可看出,無論是描述自己的身世生活經歷,還是表現親朋故友的音容笑貌,無不坦白地裸露作者赤誠的心靈。他為友人無隅君的詩集《梅花》作的后記,應該算作一篇評論性的散文,但字里行間仍融進了一種對亡友至性至深的感情,令人為之動容。
在中國現代作家中用散文形式寫作序跋一類的文字,并且富于感人至深的情愫,朱自清應推首位,由此也可見朱先生是一位對散文情有獨鐘的作家。
在《梅花》后記中,朱自清先生懷著感傷的心情追憶了與無隅君相聚的場面,以及為了幫助貧困的家庭積蓄些錢財以安葬英年早逝的無隅君,朱先生與友人到處奔波而又四處碰壁的景況,所以當開明書店答應印行亡友的作品《梅花》集時,作者悲喜交加,感慨萬端,所以作者仿佛按納不住積蓄已久的感情,開篇便點明:“這一卷詩稿的運氣真壞!我為它碰過好幾回壁,幾乎已經絕望。現在承開明書店主人的好意,答應將它印行,讓我盡了對于亡友的責任,真是感激不盡!”從詩稿的命運轉到主人悲劇性的短暫人生,物在人亡,而且想來這份詩稿雖“賣是賣了,想起無隅的那薄薄的棺木,在南方的潮濕里,在數年的塵封里,還不知是什么樣子!”強烈的感傷使作者在文中反復強調自己于心不安的自責,同時也為了求得心靈的慰藉,作者又以充滿敬重的心情記敘了為這部詩集的出版嘔心瀝血的林醒民君,以及關心這部詩稿的白采與周了因先生。由一部詩稿的輾轉出版,將人物的命運安排,世道的艱難與坎坷連接在一起,布局緊湊,著墨雖平淡無奇,但撲面而來的卻是一股濃烈的人間至情,由此可以折射出大寫的“人”字,樹起人格的豐碑。
文章用語舒緩,韻味悠長,體現出深沉的感情色彩。心理學認為:人的多種多樣的情感都可以按照對比的性質配合成對;凡是配合成對的兩種情感在性質上彼此相反。例如:悲與喜、樂與哀、愛和恨等等,情感的這種特性可稱之為兩極性。
人的兩極情感彼此結合在一起便呈現出復雜的情感狀態。例如開篇一段,作者的心情便是悲喜交加,結尾作者這樣寫道“春余夏始,是北京最好的日子。我重繙這詩稿,溫尋著舊夢,心上倒像有幾分秋意似的。
”這種悲涼的情感實際上就是人類普遍的永恒的體驗,它內涵的復雜與豐富,也正是它的感染力所在。
上一篇:高中歷史教師教研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