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不會變老,因為我們的生命太短暫,當我們的人生到了暮年,會發現自己仍是一個任性而憂傷的孩子。題記點題明朗,但前面兩句不妥,應改為“我們還不會想到變老,因為我們畢竟太年輕。”——題記
一個秋雨淋瀝、天色蒙朧的黎明,一陣風吹來,幾朵雨花飄落在我的臉上。這些天的愁思立刻消失了,我仿佛覺得自己被這雨花感染得燦然生輝。我溶入了這無邊的令人清爽的雨花中。由“雨花”導入很有青春感。哦,多么可愛的雨花,我贊美這瞬間即逝而層出不窮的花卉,十五歲的年華——燦爛憂傷!
“燦爛憂傷”是全文的基調曾經有一個朋友對我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十五歲的女孩身患絕癥、生命垂危,可能活不過今晚。午夜過去,凌晨3時,小女孩翩然離去,她的美麗在臉上定格,因為她最后說出一句話:讓時間老去,而永遠年輕。這樣的堅強與樂觀,有誰不為之動容?插入手法很好。我從來不曾想過,留住那些不能留住的東西,竟要付出如此大的代價。深思到位。我要長大,我要去遠方。遠方有我金色的夢,它是花的精魂,是花前世不滅的思念與寄托,來尋找今生的誓言——“讓山泉洗濯我的銳眼,讓荊棘鍛煉我的鐵翼,從大地的頂點沖天而起,向著無盡的遠方翱翔。”十五歲的夢很美。十五歲,我在夢中拼命地奔跑,驚醒后常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夢醒后不知身在何處,正如艾青所說:人生最大悲哀是“夢醒后無路可走”。
十五歲,我厭惡那些無聊幼稚的童話: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這樣的結局如同一掛可恥的幕布,掩蓋了生活中的一切粗糙、疼痛、嘆息和妥協。十五歲是人生的轉折,所以幼稚的將成為過去。十五歲,我遠離了所有的干花、香囊,那些花的木乃伊散發出濃濃的曖昧的香氣,總是讓我忍不住皺起眉頭。對事物的觀察不再幼稚。十五歲,我用文字揮霍僅剩的一點點青春,我用稚拙的語句,支離破碎地描述著那些漸行漸遠的時光。對文字的使用也趨于成熟。許多年后,我們是否還能手拉手肆無忌憚地大笑!許多年后,我們是否還能在陽光下用細軟的聲音描述著自己那個關于金色的夢?許多年后,我們是否會哭著祈求時間趕快停止?罷了,罷了……
人生不會因十五歲而定格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寫下這句話時,我感到難過,甚至想大聲指責自己的殘忍。沒有什么會永垂不朽,我聞到了灰燼的味道——“我聞到了灰燼的味道”太過傷感。十五歲,我們在肆意年華中唇紅齒白著,我們是那樣地期盼長大,卻又是那樣地恐懼蒼老。也許青春便是這樣——幸福才剛剛來臨,悲傷已潛伏而至。結尾雖含哲理,但警世作用語言太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