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總是對父母的嘮叨有些厭煩,有時還會與父母頂嘴,但這些行為都終結于我的那次“穿越”。
夜已經深了,睡意難擋,我的頭重重地磕在了那本《圖書二十四孝》上……
拾葚異器
我揉了揉迷糊的眼,從草叢中站了起來,這才發現我已經身處在荒郊野外了,場景十分陌生。不遠處似乎有人要過來,我本能蹲了下去。
“你站住,干什么的?”
我清楚這問的不是我,畢竟他們離我有一段距離,還有近半米高草叢的遮擋。我好奇的撥開一小叢草,想看看是什么情況。
不遠開闊處,站著一群軍士打扮的人,還有一個年輕男子。
“回稟軍爺,小人汝南人蔡順。今戰亂頻繁,又遇糧荒,只得拾桑葚給老母充饑。”一旁年輕男子畢恭畢敬的回答道。
只見軍官摸樣的人厲聲問道:“既是拾桑葚充饑,為何把紅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開裝在兩個簍子里?”
“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紅色的桑葚留給自己吃。”
那軍官面露悲戚之色:“現如今王莽老賊作亂,我赤眉軍雖打著正義之師的旗號,卻也少不了涂炭生靈。想我那老父老母卻也還在家中,無人照料。今遇上你如此有孝心,我叫那火頭兵送你三斗白米,一頭牛,以示敬意。”
蔡順面露喜色,忙磕頭叩謝。我正感嘆那蔡順孝心動天,卻又是一陣眩暈,昏了過去。
嚙指痛心
再次醒來之時,天色已微亮。旁邊是一所破落的庭院。忽聽見庭院里傳來一男聲。
“母親,孩兒上山砍柴去了。”
“兒啊,萬事小心啊。”
庭院傳來走動聲,我連忙躲到一棵槐樹后。只見出來的是位書生氣十足中年男子,他腰中系一把柴刀,徑直往不遠處一座山走去。
不一會,來了幾位書生打扮的人,敲門道:“我們是附近的秀才,聽聞曾參名氣特來拜會。”曾參的母親忙來開門,請幾位秀才進了門。
我看曾母沒有關門,便也跟著溜了進去。
曾母請幾位客人進去后,卻又不知如何招待,只得留幾位客人坐在一旁。雖然很著急,卻也沒什么辦法,情急之下,她只能咬自己的手指。
我也很替曾母著急,心中想著曾參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這時候曾參突然從院門沖了進來。
“兒剛才心痛,母親是否無恙?”
“剛才你不在家,有幾位客人拜訪你,我不會招待他們,情急之下,只能咬了手指。”
我正驚奇曾參的孝心竟可以預知這樣的事情,耳邊傳來了,媽媽的聲音:“秋宇,怎么睡著了。”原來是一場夢啊。
國學不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但它卻包含了許多普通的道理,《二十四孝》可以算是其中的經典。自從做了那個夢之后,我對父母的態度漸漸溫和起來,是他們把我帶到這世界上,生為子女的我們只有盡一份孝心,才能報答他們的養育之恩。這就是“國學”帶給我的改變,我想“國學會伴著我成長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