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篇
巴金曾這樣說:“在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從文學作品中汲取大量的養科。文學作品用具體的形象打動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較高的境界。藝術的魅力使我精神振奮,作者們的愛憎使我受到感染。一篇接一篇,一本接,一本,我如饑似渴地讀著平凡的人物,日常的生活,純真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激發了我的愛和我的同情。不知不覺中我逐漸改變自己對人對事的看法。優秀的作品給了我生活的勇氣,使我看到理想的光輝。前輩作家把熱愛生活的火種傳給我,我也把火傳給別人,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光明。”
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便會懂得人生的真諦充滿對美好生活和光明未來的熱愛和想往;就會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崇高的奮斗目標因而就會有終生不衰的前進動力;就會使我們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實,思想境界得到提高,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從而使我們的一切言行皆能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人類,我們自己也就成為受人歡迎和尊敬的人成為社會有用的一員。
多讀書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啟迪智慧,可以使自己在學習生活中有所創造,有所成就;多讀書,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進一步懂得生活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可以變“下里巴人”為“陽春白雪”,從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采,充滿情趣。
同學們,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必須多讀文學作品,文學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品格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氣質、陶冶人的修養;同時,作家是用感情用火去寫作的,他們對世界對人生的洞悉是那么深刻。當你面對生活的挫折時,請你讀一讀那些閃爍著人生哲理的篇章,她會使你鼓起“大風起兮云飛揚”的雄心;當你面對考試的壓力時,請你讀一讀那些濃縮著生命況味的佳作,她會給你插上天馬行空的翅膀;當寂寞、偷閑時,請你讀一讀那些充溢著作者血與火的杰作,她會馬上給你注入那激蕩著青春的熱血。
為把我校打造成一個書香四溢的校園,讓同學們養成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并在讀書實踐活動中陶冶情操,獲取真知,樹立理想,我校決定開展“建設書香校園、營造書香班級、爭做書香少年”讀書活動。
習慣篇
愛因斯坦的“總、分、合”三步讀書法
所謂總,就是先對全書形成總體印象。在瀏覽前言、后記、編后等總述性東西的基礎上,認真地閱讀目錄,概括了解全書的結構、體系、線索內容和要點等。
所謂分,就是在“總”體了解基礎上,逐頁卻不是逐字地掠讀全文。在掠讀中,要特別注意書中的重點、要點以及與自己需要密切相關的內容。
所謂合,就是在掠讀全書后,把已經獲得的印象條理化、系統化,使觀點與材料有機結合。經過認真思考、綜合,弄清全書的內在聯系,以達到總結、深化、提高的目的。
不動筆墨不看書
幾十年來,毛主席每閱讀一本書,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劃上圈、杠、點等各種符號,在書眉和空白的地方寫上許多批語。有的還把書、文中精當的地方摘錄下來或隨時寫下讀書筆記或心得體會。毛主席所藏的書中,許多是朱墨紛呈,批語、圈點、勾畫滿書,直線、曲線、雙直線、三直線、雙圈、三圈、三角、叉等符號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