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深圳,在深圳長大,已經16年了,無論如何,深圳都可以算做是我的故鄉了。但是,每當有人問我“你是哪里人”時。我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廣東省大埔縣,客家人”。
我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從那片土地出來的,雖然他們是在深圳把握生下,但那種濃濃的對故鄉的依念之情卻早已遺傳給了我,牢牢地標記在我的基因中。
由于故鄉離深圳并不遠,每年父母都要找個節假日,帶我回故鄉一趟,一來是為了看望在家鄉的親戚,二來也是想增加我對故鄉的感情。確實,像我這樣,一直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的確應該增強對“根”的感情。每年回故鄉我都會非常激動,臨行前的晚上我總是睡不著。在路上也非常激動,以至于經過幾個小時的車程,我也沒有一絲疲倦之感。到了故鄉我還是很激動。不但是因為能看到久別的親戚朋友,也是因為看到了這個并不發達的小縣城一天一天的發展起來了。記得十年前,回家鄉的路還沒有現在那沒通暢,我們一行人駕車在崇山峻嶺中穿行,非常顛簸,大家都希望能有一條寬敞的大道直到家鄉。沒過幾年,路真的通了,不但方便了回鄉的人,也吸引了不少旅游人仕。又記得以前的路雖然通了,但卻沒有路燈,發生了許多交通事故。不到一年時間,不但有了路燈,一路上還掛上了紅燈籠,迎接遠道而來的人們。幾年前的縣城,沒有多少商店,接上很少有人來往,幾年后。不但有了商店。還有了超市等大城市里才有的東西,街道寬闊,完全不見昔日的景象,故鄉的親戚們總會在電話里說“我們現在的生活條件不比你們差”。幾年前,縣城周圍的古建筑從來無人問津,幾年后,這里已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了。故鄉的變化越來越大,但也越來越被人們喜愛。今年我因為學習緊張,沒有時間回故鄉去看看,心中不免有些傷感,但從其他親戚口中得知故鄉又有了變化,我的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絲欣慰。
我的暑假中存放著一本《湖寮春秋》,它記錄著故鄉從古至今的變化歷程。這本書是我的大伯公贈送給我的,據說是一個村子一本,我非常珍惜它。每當我想起故鄉,我都會翻開這本書,看看里面那些由故鄉的人寫的質樸的文字,那些值得紀念的照片,我仿佛回到了故鄉,看到那兒的山,那兒的水,那兒的人,那片我熱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