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人說中國人不守紀律,而且遠沒外國人有文化,還舉出些例子,比如國外的些公共場所有的單獨用中文寫注意事項,這當然可以說明中國人在外國人眼中的形象。但我想,可以把這個問題再擴展一下,聯系一下我們的體育運動。
我們都知道號稱是國球的乒乓球在世界上頗有競爭力,但就連體育盲也知道我們的足球發展水平是多么與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相稱。稍稍了解點體育的人都會知道,我國的排球與網球水平在世界上的地位同樣不差。對此我有一個猜想,會不會這些運動的不同之處與我們國家在這些運動上的發展不同會顯示出我們身上的一些缺點呢?
我們不難注意到,乒乓球、網球、排球,都是有球網的運動。同時比賽的結果主要受到網或邊界的影響,比如失分的話不是出界就是沒過網。而足球的比賽結果,卻受到隊員們身體的接觸、碰撞、爭搶影響。
對于乒乓球中的網與界,是一種自然規則,沒有人能去改變,比如硬把下網說成是得分,因此自然規則把人的行為很周全的約束了,是無可爭議的。但足球或籃球則不同,并沒有什么規則能完完全全的約束一個人的行為,也不可能有那樣的規則存在,所以在這之中的很多爭搶碰撞都要由人的主觀規則去判定,因而可以說是有彈性的。
那么,對于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一種可能就是我們缺少紀律性造成的,在那些洗染規則很強的項目中,我們無法拒絕去遵守,但一旦到了有人為規則而相對放松的項目中,我們就自以為可以玩點小聰明,去得到一點利處,反而使這項運動得不到發展。
可以看出,對于中國人不守紀律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但是值得高興的是,我們的紀律性已經有了一些改善,比如我們籃球的發展。
有另外一個例子,同樣能說明一些問題,外國人不會在他們國家買盜版光碟,但據我了解,他們卻很樂意在我們國家和我們一起買盜版碟,而且買得興致勃勃。國外人來中國久了,同樣也穿馬路不看紅燈。這說明,紀律不是靠個人就能形成的,更重要的是環境的影響,個人的力量很難改變環境,但可以改變身邊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堅持,就能從小環境影響到大環境。
我希望我們將來留給世人的形象,不再是時刻都需要提醒守紀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