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欺不詐,不偷不搶,以誠信經商,以儒學治身,這就是曾經富可敵國的山西晉商。
誠信經商。山西的晉商之所以能夠聞名天下,不是他們的智商過人,也不是他們的經商手法有什么過人之處,只是他們始終堅守著“誠信”二字。誠信使他們的資金富可敵國,誠信使他們的家宅可與宮廷比美。
可時至今日,誠信二字的價值漸漸被人遺忘,乃至今日出現了誠信危機。社會上欺詐拐騙成了一種風氣,商人經商也不再老實了,導致了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假冒偽劣產品。現在的商人或許能夠賺到錢財,但賺不到人心;或許能掙得一時溫飽,卻不能保永生之安康,只要做到誠信經商,才能既得錢財,又得人心,屹立于時代交替而不倒。
改革開放以后,暴發戶就像雨后的春筍不斷從土壤鉆出。他們的錢包鼓了起來以后,便開始目空一切,開始變得暴戾起來。他們鄙視、欺凌、壓榨那些貧窮的民工,似乎忘記了以前他們也是民工的一員。當他們錢多得花不完時,便開始過度奢侈起來,吃什么,買什么,都是要最貴的,他們忘記了世界上每天因饑餓而死的人還大有人在。當這些暴發戶在胡亂花錢的時候,為什么他們不曾去投資教育呢?
相比之下,山西的晉商實在令人佩服,他們并沒有因腰包鼓起來而變得暴戾、奢侈,相反他們提倡學習儒學,強調以儒學治身。正是晉商們大力提倡學習儒學,晉商的弟子們都有一身儒雅之風,四書五經個個都背得滾刮爛熟,所以晉商才不會因過度揮霍而弄得家破人亡。而且他們不僅自己學,而且還修學堂讓大家一起學。
然而時間是最無情的東西,任何東西只要稍不小心就會被時間摧毀。無論是堅固的長城,還是晉商心中的堅定的信念,都在一點點,一點點流失。希望現在的商人或者不是商人的其他行業的人,都能成為儒商,都能做一個好人,治好一個家,這樣的國家,哪怕會不強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