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條龍。人們稱我為東方巨龍。我的名字叫中華。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來查證,我至少在這片東方錦繡之地生活了五千年。我有無數的子子孫孫。我的子孫們勤勞善良,吃苦耐勞,創造了燦爛的文明成果。
在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創新的賽場上,我曾經長時期排在世界各國的最前列,遙遙領先。現在想來,這與我的廣泛交游是分不開的。當我得知在中華大地之外還有很多的同類生存時,便四處出訪,廣結朋友。我曾經開辟出世界聞名的“絲綢之路”。隋唐時期,我的朋友遍及五湖四海。那是一段多么輝煌的歷史啊!至今,我的子孫后代們還在世界各地留下了很多的唐人街、唐人城。明朝時期,我的一位名叫鄭和的后代先后七次下西洋,訪問過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可是到了清朝,我那些不肖的子孫閉目塞聽,夜郎自大,主動關閉了國門,斷絕了與外邦的來往。一位自命不凡的“真龍天子”甚至說出了這樣的大話:“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不藉外夷貨以通有無。”竟下令閉關鎖國!從此,我以自我為中心,與世隔絕,沉醉在天朝大國的迷夢里怡然自得。
1840年,鴉片戰爭的一聲炮響,把我驚醒了。我這才發現,自己已經遠遠地落在了西方列強的后面……從此,我處處被動,屢屢挨打。列強如虎狼一樣把我宰割得遍體鱗傷。所幸我英勇無畏的優秀子孫,奮起反抗,經過將近一百年艱苦卓絕的斗爭,終于把各國侵略者掃出了中華大地。
從此,我的名字改叫新中國。起初,曾被我打敗過的資本主義者對我充滿敵視,不愿與我交往。我便把友誼之手伸向了亞非拉美的廣大窮困朋友們。后來,隨著我內力的恢復,列強再不敢小視我,便主動向我伸出了橄欖枝。我不計前嫌地接了過來。從此,我與世界融為了一體,更加繁榮昌盛,興旺發達。我的子孫們把這稱為“開放”。
是開放讓我獲得了重生,讓我這條古老的巨龍煥發了生機與活力。我深深地體會到,只有走出自我,走向世界,才能國富民強,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否則,只能吃盡落后挨打的苦頭。
權威解讀本文沒有像絕大多數考生那樣寫自己或某個人的經歷,而是拋開“小我”,聯系中國歷史上的開放與封閉再到開放的過程,揭示了“走出自我”的重要性:封閉就會落后,就要挨打,只有
敞開胸懷,接納世界,才能永立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