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茫茫黑夜中一盞明燈,漫長嚴寒中一縷陽光,無邊沙漠中的一片綠洲。
我讀書一開始是在我父母的威逼利誘以及強行壓制下進行的,所以我總認為讀書是一件煩惱事,它為我增添了壓力,使我更加疲倦,令我對自由與輕松更加渴望……你們別看我對讀書似乎是如饑似渴,情有獨鐘,可那只是表面功夫,其實我在內心可是厭倦恨透了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地我認識到了讀書的快樂,它可以增長知識,讓我遨游在知識的海洋;它可以改變命運,做一個知書達理的人;它還可以打發無聊,使我沉浸在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里……
讀書讓我知道了人間的真善美,也讓我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最近讀的法國短篇小說之王雨果名著——《巴黎圣母院》使我有受感觸。雨果刻畫的極富有藝術感染力的人物形象使我明白了許多道理。16歲的愛斯梅拉達美艷善良,能歌善舞給人以無限的遐想,是美麗和自由的化身。而20歲的卡西莫多奇丑無比,嚴重的殘疾使他別親人拋棄。可他卻擁有一顆美麗純潔的心。他的養父巴黎圣母院的副教主費羅洛卻是道貌岸然,充滿了自私與占有欲,最終毀滅了自己。細細品味,從他們的每一動作和每一句話,我知道了:雖然我們不能擁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般的容貌,但一顆純潔的心比華麗的外表來的更重要。如果你的外貌并不出眾,別自卑,有一顆善良的心你將成為最璀璨的明珠;相反你的外貌再漂亮,如果你的心是邪惡的那你將被人鄙視。做人還應該知恩圖報,書中愛斯梅拉達只為卡西莫多送上了一杯水,卡西莫多便視她為救命恩人,為她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然而我們也要向卡西莫多學習,要以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用真誠的方式去報答幫助過自己的每一個人。平時,我一直被親人的疼愛包圍,他們對我百依百順,付出了無數心血,可我卻不知感恩,認為他們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我決定要用行動去報答他們,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唐代大詩人杜甫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開闊了我的視野,鍛煉了我的心智,讓我學會了思索生活,記錄生活,追求自主學習。我的每一篇習作和日記寫起來不再感覺沒有題材,生活如泉源,日記是小溪流,在我的生活長河里,流淌不盡的是對生活的感悟,我仔細數一數,自己打印交付老師修改的習作不下20篇,文章的末尾,便是看到老師的點撥和欣賞。老師或贊賞我每文必修改,或鼓勵我再接再厲,或指點我拓寬思緒。
我的學習快樂而不顯枯燥。讀書是快樂的,我們要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要用心去感受數中的樂趣,讓書香伴童年,滋潤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