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那些流行歌,在時間流逝后,滌去浮華,沉淀下經典。這便是流行的經典。
一、歌愛
聽那些傷春悲秋的流行歌,《白樺林》是最早讓我落淚的。一曲歌,一曲愛情的癡情絕唱。樸樹那如泣如訴的唱詞更加感人,也讓人更易落淚。到后來,落淚變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共鳴與真真實實的心痛。我自詡理性卻又沖動,叛逆但不偏激;自認為經歷過超越喜歡而又區別于愛情的情感經歷。聽王櫟鑫唱《再說聲salangheyo》,那一句一句,都仿佛寫出了我內心的境況與感受;這一字一字,都猶如唱出了我的傷感和無奈。跟著唱,心痛了,淚流了。抑揚頓挫,反反復復的唱著,心中便隨著歌泛著還吵般的一陣陣痛。曲罷,淚已流盡,心痛未止。那次第,何嘗不是“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一般,一句唱詞便是一陣心痛。
再聽《江南》,林俊杰鄉音般的吳儂軟語、淺吟輕唱,和著雨滴水流的自然樂聲,“風到了這里就是粘,粘住過客的思念;雨到了這里將成線,纏著我們留戀人世間”,聽著不甚凄婉。再至“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還以為相愛就像風云的善變”,“不懂得怎么表達溫柔的我們,還以為殉情只是古老的傳言”,為什么?為什么陌生卻反能理解我的感情?一段凄楚一段愛,幾份憂憐幾份傷。聽到“在這一剎那凍結那時間”,“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心碎了才痛”,干涸的眼眶突然溢滿了淚水,確確實實又在心痛呵。
“是錯誤的時間,沒對錯的迷戀,為了回憶我把感情當實驗。你對她的想念,化成對我的纏綿,我為我們可憐!”《大城大事》,又一首仿佛為我而唱的歌。一首歌就是一個凄美的故事,像極了我的故事。但結局卻不是“愛一個人你別戀從前”或者“愛你更讓你迷戀從前”。因為,我最后只能放手,他說抱歉,說他喜歡別人,我有還能有什么話說呢?生命是場消遣,快樂過的人不用道歉。就讓你在別人懷里快樂。
愛之悲情,是我唱不完的離歌。
也許一世注定情深不壽。
二、高音
一直喜歡聽歌手飆高音,尤愛王櫟鑫的海豚音,《Opera2》中的那高音,長挑、純凈,起起伏伏,唱的動情,聽的悅耳。比起維塔斯,有過之而無不及。又如他的《光》,一段低音含蓄渾厚的鋪陳,在一陣華麗的高音。那是一種聲達九天、穿空而出的天籟。同時,這也唱出了少年心特有的率真、狂放。追夢。就要讓夢想綻放輝煌,就要讓生命發亮。
而張靚穎的《畫心》,一樣的清純動聽。只是女子的聲音更多些柔媚婉轉,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那是一種高挑而純粹的美,一種可裂金石穿透一切的空靈。歌聲如泉水般汩汩流淌,若化作視覺,也一定若清泉般空明澄澈。
聽歌,聽那些流行歌,流行之后便是經典。
這流行的經典。
上一篇:日日記,完結。
下一篇:詮釋生活,以微笑姿態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