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別人眼中的90后
年輕是我們的標簽
我們打著非主流的旗幟
因為稚嫩的肩膀還承不起社會的重量
我們也想裝成熟
像所有時代的未成年一樣
可是我們明白
故作老練的優雅只是自欺欺人的假象
我們是別人眼中的90后
個性是我們的符號
我們喜歡宅在自己的房間
因為外出的意義無非見面聊天購物
我們也想做游戲
像所有時代的同齡人一樣
可是我們曉得
獨生子女的多人互動只能通過Inter網
對,我們就是你們眼中的90后
在你們心中,我們張揚、矯情
但我們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并會為此付出努力
對,我們就是你們眼中的90后
在你們心中,我們驕傲、任性
但我們知道自己將成為什么
我們想做最好的自己
對,我們是90后
但90只是時代給予我們的印記
人生的意義還有我們自己找尋
對,我們就是90后
未來,為我們而來,因我們精彩
小作文結束
愛中總是有某種瘋狂——題記
抬在半空中還未放下的手,走了半路停滯的腳步;話說半句戛然而止的空白:只因我們一個改變的念頭。
有錯嗎,那些未完成的動作?還是對它們發出的指令的念頭錯了?可是,又是誰定下的標準左右是這個念頭對還是錯呢?
不明白,不想明白。
念頭里的偏執像全身武裝好盔甲的武士,刀槍不入。任憑天氣電閃雷鳴佳人甜言蜜語,依然我行我素。是的,我想,每個人的念頭里都有某些瘋狂,我們亦可稱其為沖動或某種程度上的情感。這些瘋狂因人而異,它們被壓抑在自我控制理性中。它們是那么與眾不同,以至于讓他人無法接受。
或許受卡夫卡的影響,曾經的我一度想體驗饑餓的感覺,事實上,我也為此付諸了行動。可是,令我沒想到的是,當我宣告不吃午餐,將一日三餐的習慣改為兩餐時,媽媽立刻表示懷疑,不相信我能堅持下來,并開始擔心起我的健康;爸爸則發了火,一再強調不吃午飯的諸多壞處;而朋友們以為我要減肥,并用親身的例子告訴我這樣做只會徒勞無功。我知道他們是關心我,可是我該怎么解釋我不吃午飯的目的呢?自嘲似地當個笑話講出來嗎?我選擇了我認為的最好方式來應對;沉默。可或許他們誤解了,以為是他們的道理讓我啞口無言,于是他們繼續對我輪番轟炸。終于,我搖起了看不見的白旗,宣告投降。為了他們,我只好放棄。正如卡夫卡《饑餓藝術家》寫道:“饑餓藝術家想給人解釋一下饑餓的藝術,但從來都沒有感受過饑餓的人,怎么可能會理解?”
在我看來,體驗饑餓并不瘋狂,可當爺爺指責我因沒感受過了解不了他們那個年代小時候由于家里窮要挨餓受凍而不知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時,我還做出了欲哭無淚的表情。
好吧,讓理智戰勝情感吧,畢竟情感就是脆弱的,因為它們的形狀大小各不相同。而理智就像眾人齊心協力縫制的一張大網,要抓住一切不規矩的事物。也好,念頭中的瘋狂既然無力抵抗,就把被捕當成一種愉快的享受吧。
“愛中總是有某種瘋狂,”尼采如是說,“但是瘋狂中始終還有某些理性。”
那些沖破不出理性的念頭,就讓它化為一片完整的落葉吧,印在心間,訴說著過去,保留著一份隱秘。這樣,一念之間,就真的足夠了。
上一篇:2024年學生會組織管理部職責
下一篇:神之路(第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