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就是一輪太陽;燦爛千陽,照耀我們成長。”就是看到封面上的這段話,深深地吸引了我,讓我買了這本好書——《愛的教育》。今天當我把它捧在手里細細品味的時候,不禁被書中無數個故事深深的打動了。
《愛的教育》一書是一個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在一個學年十個月中所記的日記。全書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它無論哪一章,哪一節,都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看著這本書,其中最令我感觸頗多的是《犧牲》這篇文章。文章主要寫了恩里科和姐姐西爾維婭為了不給家里增加經濟開支,主動提出犧牲“不必要”的消費品——扇子與顏料盒,從而來減少父母的壓力。其中西爾維婭說的一些話讓我特別感動,她對她母親說:“只要父親和母親不再有不痛快的事,只要能看到你們像以前一樣心情舒暢,精神安寧,我們什么都愿意干,只要你們像以前一樣,生活在愛你們的西爾維婭和恩里科中間。”從這些話中我體會到了西爾維婭和恩里科對父母深深的愛。看著恩里科和他姐姐的表現,再想想自己的行為,我感到十分慚愧和內疚。
記得那天,我和媽媽在選購商品時,看見“流行美”里新出了一個十分漂亮的發卡,想來把它戴在頭上,一定會惹來女同學們羨慕的眼神,就非要嚷著讓媽媽買下來。可是因為這一只小小的發卡竟然要98元,媽媽毫不猶豫的當場拒絕了我。那時,我真是傷透了心,認為媽媽就是一個自私鬼。為此,我在以后的幾天里對媽媽或是不理不睬,或是惡語相向,哪怕媽媽因為我的表現眼眶紅紅時也是熟視無睹,直到媽媽拗不過我,給我買回發卡,我才心滿意足。現在想來,我是多么羞愧呀!爸爸媽媽只是陽光集團普通的工人,一個月工資也就一千多元,應付完生活中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想必已是沒有多余的錢。他們不是不愛我,只是我的要求對他們來說有點奢侈。
恩里科和他姐姐非常節儉,而我卻一點兒也不節約,有時花錢大手大腳,不該花的時候亂花錢。恩里科和姐姐非常體諒、尊重父母,而我卻經常埋怨父母,當我不合理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就對他們大喊大叫,甚至會責怪他們不疼愛、不關心我。恩里科姐弟倆非常懂事、通事理,知道如何為家里減輕負擔,并主動給父母分憂,讓父母高興、快樂。而我只會讓父母傷心難過,平白無辜地增加他們的負擔。
一本好書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你生活中的人生百態,蕩滌你心靈的污垢。現在,我讀了這篇文章,深深的看到了自己的自私與無知,也對“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以后一定要像恩里科和他的姐姐一樣,做一個懂事明理的孩子。
在《愛的教育》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故事。深入的閱讀《愛的教育》更讓我懂得了世上的愛是無窮無盡的,同學的愛、師生的愛、父母的愛、祖國的愛。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字來形容愛的定義,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就像泰戈爾曾經說過的:“愛是亙古長明的燈塔,它定晴望著風暴卻兀不為動,愛就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無論認識,或不認識,面對需要“愛”的人,我將毫不吝嗇的獻出我的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