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有一個新名詞——“低碳”頻頻出現在了各大電視節目、報紙頭條。低碳,就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呵護地球,環保生活。簡言之,就是節能減耗。這周我們綜合實踐課的主題就是調查校園資源浪費的狀況。我和幾個小伙伴決定放學后一起到校園走一走。
一放學,我們就相約走在校園中。不一會兒,我就發現,在學?;▔缘睦鋬龋h出了幾只塑料袋。我連忙上前,想撿起來放進去。誰知,垃圾箱內已經塞得滿滿的,再也裝不下了。嗯,這不就是校園中的第一大問題嗎?我們又去詢問了學校的門衛,調查的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學校的門衛告訴我們,光每天師生早餐使用的面包袋大大小小起碼要一千多只。第二天一早,我們又去采訪學校小超市的阿姨。阿姨告訴我們:每天從小超市里賣出的塑料包裝的學習用品、食物等,是數不勝數。臨出門,正好遇上一位中年級的同學,我們便上前以小記者的口氣采訪他對塑料袋等一次性消費品的看法。這位同學有些不屑一顧地說:“塑料袋呀使用挺方便的呀,解決了我們不少難題。很好呀!”我說:“那你知道塑料袋的危害嗎?”他只說:“用完了我只要堆在垃圾堆里不隨便扔就不會有危害了。”當我告訴他,一只塑料袋雖不值錢,小的只要1毛,大的也只有2毛,可它們扔在田地里卻要使一平方米的莊稼顆粒無收!損失何止一兩角呢?我們的國家有些地方已經缺糧了如果再雪上加霜那么這又會給國家帶來多大的損失呀?別看一只不起眼的一次性塑料杯子、袋、盒等如果埋在地里20年也不會化掉我們的國家13億人口每天最起碼也要用10億吧這個驚人的數字就會給我們子孫后代帶來多大的危害呀!這位同學聽得目瞪口呆,這時他才知道一次性消費品的危害,原來方便大家的一次性塑料袋竟是個隱形殺手。
其實,我們校園中浪費資源的情況又何止這些?我們還發現,教室廢紙簍內一團團的餐巾紙在告訴我們,同學們已經丟棄了環保又耐用的手帕;教室沒人時開得呼呼轉的電風扇、晝夜不關的教室電腦,廁所、食堂水龍頭邊人去水還流,這一幕幕又是在警示我們,同學們已經淡漠了節電節水的意識……
其實低碳生活,對于我們每一個同學來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我們應該積極提倡并去實踐低碳生活,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比如在學校隨手關燈、關水龍頭是一種好習慣;比如每天不喝瓶裝水而是喝自己灌在水壺里的水;再比如周末在家,電燈、電腦、空調……任何電器一旦不用了,就隨手關掉。其實“低碳人”并不難做,只要多想那么一點,你就可以作一個名副其實的“低碳人”。
我想大聲地呼吁:為了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更美麗,讓我們從身邊做起,為節能環保多盡一份心,多出一份力。讓我們都來倡導低碳生活,因為這是一種生活態度,更是一種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