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看了以我國西部汶川大地震為題材的抗震搶險電影《驚天動地》。它講述了我軍某團軍摩步旅旅長唐新生在演習途中突遇特大地震,在通訊中斷、與上級失去聯系的情況下,以災情為最高命令,毅然帶領部隊,沖破重重險阻,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進行生死救援,并和后續趕來的大部隊一起,奮力營救災區中學師生和羌寨溝受困群眾,成功化解七頂山堰塞湖險情和化工廠次生災害危機的故事。
影片以記實的風格、平實的手法,從一個摩卡旅官兵積極投入抗震救災斗爭為切入點,寬正面、大視野,全方位地展示了突發的自然災害給寶貴的生命以摧毀性的打擊,更深刻地展示了在危難面前人們的生命所迸發出來的強大力量,感受人性的尊嚴和人情的溫暖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結就是力量”,“人心齊,泰山移”,無不說明團結的神力,團結是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的結晶,是實現宏偉目標的源泉。曾有人問哲學家:“一滴水怎樣才不會干?”哲學家回答說:“把它放到大海里。”這句簡短的話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個人離不開集體,只有團結互助的集體才會有無窮的力量,反之如果沒有團結,即使有再大的力量也會枯竭。
團結就是力量,在各方面都需要團結。我們的大家庭更需要團結,以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地震中,我們正是靠著團結的力量取得勝利的。
記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師為了讓我們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我們的觀察力,組織了一場拔河比賽。
兩隊實力相當,互不相讓,同學們一個個英姿颯爽、昂首挺胸,一場針鋒相對的比賽即將展開了。
隨著老師的哨聲,比賽開始了。雙方隊員握緊繩子,他們一個個腳蹬著地,身體向后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繩子。繩中間的紅綢帶一會兒移向男生,一會兒又移向我們,互不相讓。雙方啦啦隊的隊員們,也齊聲吶喊,男同學們馬上上陣,站好了,擺好了姿勢,成“工”部式,用腳頂著腳,勾住腳;身子住后傾,雙手像只鐵鉗似的,用力抓住大麻繩。等待哨聲一響,同學們便使出吃奶的勁,像一只只猛虎似的。我們手上的筋脈突兀。肌肉緊繃,身上的汗毛發直,頭發豎起,額頭上縮成一圈,手心被繩子勒得發紅,有的甚至起泡了,汗珠滾滾。盡管這樣,我們還是使勁地拔著,越拔手上就越“狠”,我們咬緊牙關,忍著疼痛,心想: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放松,要贏,一定要贏。我們的腿不斷地往后移,越挪越遠,紅領巾從中點慢慢地向我們這邊移近。眼看我們就要勝利了,男生也不甘示弱,個個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腮幫子鼓起,面紅發腫,像一個個鋼鐵戰士。我們原本以為我們贏定了,所以不注意對方了,可六乙班的同學們趁我們不甚留意,來了個突然“襲擊”。這下,可把我們搞得暈頭轉向,搖搖晃晃,像是喝了迷藥似的。紅領巾離對方愈來愈近,怎么辦呢?我這個沖鋒隊員也不知所措,只好反過頭去,對同學們說:“大家一定要挺住,一定要堅持下去,不能分散力量,只要我們齊心協力,我們就能擊敗他們,共創輝煌。”聽了我的一番話,周圍的一些老師為我們鼓舞,為我們加油,同學們也開始鎮定,振作了起來,啦啦隊也給我們助威聽了啦啦隊的助威聲,我們頓時渾身充滿了力量,用力把繩子往后拉,紅領巾慢慢地向我們靠來,“贏了!”我們歡呼道。
生活中,團結的事例數不勝數。
團結就是力量。